约3700字。
《拣麦穗》教学设计
广东博罗县博罗中学 黄海英
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哪些开心的事情呢?(台下很多同学都在回忆,有的说小时候喜欢爬树,有的说最喜欢去游乐园玩,有的说小时侯游泳、抓鱼……)
同学们的童年过得真是丰富多彩。那你们有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看《第二教材》P )
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复述故事。
1.故事梗概:农村的姑娘们都喜欢拣麦穗,因为她们要为自己准备嫁妆。作者小时候也学着她们拣麦穗,因为他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她的二姨和姑娘们都笑她,可老汉不但不笑她,还对她特别好。后来老汉死了,她很伤心。
2.这样的一个童年的故事,是否有趣?是令人伤心、惆怅的。
3.姑娘们和我都喜欢拣麦穗,因为拣麦穗寄托着自己心中美好的梦想,可是,最后,不管是姑娘的还是我的,梦想都破灭了。所以,文章的基调是令人伤心、惆怅的。
四、理解课文
1.姑娘们和我的梦想的破灭
(1)姑娘们的梦想:
①她们拣麦穗的目的是卖了钱,为自己备嫁妆,等着出嫁那天穿戴——也就是说,她们对未来的丈夫,对自己的婚姻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的。
②可是,到了出嫁的那天,看到自己要嫁的人,才发现面前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最终梦想破灭了。
③她们嫁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出嫁时肯定很伤心,但她们有起来反抗吗?——没有,她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
④从她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她们为什么不反抗?
——她们的性格比较柔顺,思想应该比较保守,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可见,农村妇女的命运是很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