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2(1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8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 21:30: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写作+“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定向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单元写作+“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定向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单元写作+“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单元写作+“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定向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Word版含答案.doc

  第1课 荷塘月色
  心灵的荷塘
  荷塘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地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一处宁静。所以,当我们埋头苦干至深夜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自由的广场,去感受月下独步,去领略心灵的轻松。
  其实,疲惫了,就离开你的书桌,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到屋外去看看春梅绽雪、秋菊披霜。就让这短暂的美景装饰你空荡的心灵。站在户外的天地里,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伸开双臂拥抱一下向你奔来的和风。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抬起头,让淘气的小雨滴吻一吻你紧皱的额角。仰望蓝天,让春愁随云散;俯视江河,看飞花逐流水……总有一点美会驱散你的疲惫。
  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梭罗栖息瓦尔登湖,是一种自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霞映澄塘,你会想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的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作者连线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三、背景探寻
  “超然”之中的挣扎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
  ……
  第3课 *囚绿记
  绿色之美
  我爱绿色,绿色对我的生活是一种补助,如果在某个夜晚,摘一片绿叶,倾听天穹和大地的声音,内心是多么笃定而恬静。绿色蕴藏着生命的源泉,净化着空气的魂魄,多少生命依赖绿色而生存繁衍。
  当春天来临时,所有的绿色植物,无论处在何方,哪怕是高山坡边、戈壁沙滩、石缝岩缝、树下草丛、田野乡径……都绽放着可爱的象征生命的绿叶,迎着料峭春寒,顽强地撑破束缚着它的芽苞,骄傲地昂着头,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强劲的生命力,竭尽全力用自己的生命的本色装点着春天。
  古朴的山村、荒凉的沙漠、一望无边的戈壁、雄伟的高山、幽静的湖泊……在绿色的热情渲染下,变得温馨而富有情趣。因为绿“恩泽”人间,人类多了一些心灵藤萝的牵绊,多了一些情感的认同与默契。我们可以像绿色一样轻松地蔓延着快乐、友善、惬意,像绿色那样欢乐地编织着美丽的梦想和期望,在平凡中展示美好的情怀。
  大自然赋予绿色的神韵是神奇无限的,它是我们梦幻的天堂!绿色美在朴实无华的外表。它没有表层的妩媚炫耀,而是透着骨子里的强硬和浩然正气!它天然去雕饰,素面朝天,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依然执着坚定;如清水出芙蓉,一如初装,淡雅的氤氲之气,如雾如露,一如仙尘;它不依恋繁华,也不需要衬托,不怕抛弃和遗忘,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和理想,坚守着一生与之共存的追求。
  一、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意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连线
  大义凛然的爱国作家——陆蠡
  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1931年大学毕业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1942年4月被捕,数月后惨遭杀害。作品主要有散文诗集:《海星》《竹刀》《囚绿记》。译著:《鲁宾逊漂流记》。
  三、背景探寻
  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的一株常春藤。这常春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被“囚禁”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祝福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
  ……
  【目标•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直面挫折”这个主题。
  一、典文•赏析
  山水的挫折
  徐蔚南
  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1)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恣意给他的挫折。(2)
  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并且张扬,流动便是它唯一的宿命。它并不会思索着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地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3)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去,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上发芽,只叫无尽的孤独告诉它们水流的意义。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炼,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4)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我何尝不想面对挫折,我何尝不想化解痛苦!”水说,“只是我必须汇入海洋,必须放大这痛苦,在无尽的流动消逝中教会人们,用幻灭的海洋告诫人们:必须谦卑地做人。”(5)
  山没有回答,只是打开了怀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6)
  “有多少幻灭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说,“我要面对挫折化解痛苦,给人们家园,忍受一切风霜。”山静立着,水流动着。
  水,却史无前例地凌乱,两岸的风景,只是浪花翻起时的告别,水里的鱼儿,只是转身的一个再见。(7)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终结,一切痛苦,都显得巨大。
  山和水对视着。
  “其实,你我并不是对立着的,”山说,“我们都在等待。等待有一个人,能理解挫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个人,在山的顶峰默读水的流动,在水的旁边诵颂山的倒影!”
  山开始流动,水开始静默。
  水开始坚强,去面对挫折。
  山开始柔弱,去放大痛苦。(8) (1)句式整齐,富有张力。
  (2)点题。
  (3)拟人手法的使用使文字活泼生姿。
  (4)“灵魂”这一“虚”的问题,由“万顷良田”这个实的载体来表现。
  (5)富有隐喻的语言,耐人思考。
  (6)详略结合。
  (7)点面结合。
  (8)象征性的形象,将虚实结合起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