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470字。
网络精美散文精粹
西行记忆
——高昌古城、驼铃和都它尔
逝去的日子隐在记忆深处,记忆的影像日渐模糊。在闲淡无聊的时刻,翻出相册,于是翻出隐藏的记忆,几盏相片,成为我高昌之行的凭籍。存在过的,那怕再无处找寻,都确实存在过,就像高昌古城。
晨曦下的高昌
由于害怕太阳烤晒,我们一行选择早起。当我们到达高昌古城的时候,古城正从暗影中醒来。游人不多。我们面前停着几辆马车。听说要走不少的路,我们就听从导游的建议,上了一辆马车;八个人,分坐在马车两侧;赶车的是个有着红酱色窄脸深眼窝尖鼻子的新疆汉子,约莫六十多岁,穿着白衬衫,头上带着颜色鲜颜的绿色小帽。老人手里的马鞭轻轻一扬,马车便不紧不慢地上路。随着马蹄轻敲土地的得得声,我们开始了古城高昌的游览。
太阳还没有出来,空旷的古城笼罩在曙色中。天空辽远空阔,蓝如缎的背景下几朵晴云缥缈;天空下的古城是长焦广角的大镜头,马车缓慢的行进就像镜头将古城的景色慢慢推进。远远地,残墙断壁静穆在晨曦的天光下。
如果没有市声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安宁,人的心里一定祥和得多。走在高昌古城的土路上的那个时刻,我的心情就是这样。马车走的是一条泥沙的土路,偶尔见到骡马的粪便;不时有风从脚下或迎面吹过来,使我有清晨在乡下土路上行走的感觉;空气清新,人清爽而愉快。我们走过远古的街道、庭院或者房子,我仔细地辨认着——房屋,街道,院墙,城墙,但这模糊的轮廓,我很难分得清这老去的城市的遗迹。
维族人称高昌古城为“亦都护城”,有“王城”的意思。它是过去高昌王国的都城,它位于今天的吐鲁番市东面四十多公里的三堡乡。吐鲁番在古代称高昌,这个名字从公元前一世纪(汉代)始建高昌壁开始,汉代魏晋的戍卫校尉就驻扎于此。而后历经前凉高昌郡郡制,高昌王国都城,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毁于元末的战火。古城高昌存在过一千三百多年。
马车在一个看似广场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块地方象古罗马的壁画,从这里的残堞到那边的断墙,少说百十米的距离。踩着暗红色的泥砖地,绕着残墙断壁,我想像着古城昔日的繁华,感受着古城今日的沧桑。一座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高昌古国的都城,古城里曾生活过多少人呢?有英雄,有传奇,有多少欢乐和悲伤?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昔日的繁华繁盛在哪里呢?
少女与驼铃
在路上,随着马儿跑动,清脆的铃声响起来,那是一些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来的声音。沙漠驼铃,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反正就这样称呼这铃铛和铃声。这里虽然是大漠深处,但铃铛却是挂在马的脖子上。在门口的时候,我见到几个维族小姑娘,手里拎着一串串的铃铛在向游人叫卖。半路,一个卖铃铛的小姑娘上了我们的马车。小姑娘和车把式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