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90字。
巧用课堂评价,让语文学习更加简单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背景:
教学对象:七年级(X)班。这个班级的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知无不言,上课时发言的同学较多。七年级的学生是从小学刚升入初中学习的,在转换角色和适应中学课程等方面都有一个过程。
师生关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语文教师已经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并熟知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时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师生关系和谐。
教材内容: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浅显,语言精美。另一方面课文所蕴含的寓意较为难懂,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能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起到较好作用的文章。
案例描述:
刚开始,我引用英国作家萧伯纳的一句名言导入《白兔和月亮》这篇课文的学习。
师:“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简单地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在我用清晰而又响亮的声音说完名言及要求学生谈谈看法的问题后,我用真诚期待的眼神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一脸茫然的样子,小脑袋上似乎都顶着个“?”,好像很不明白,可能在想是不是老师口误,还是这句话并非出自名人之言。其实这样的反应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平常就是很活跃的,所以在思考过后,还是有几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见机行事,引着学生带着对人生“幸与不幸”的思考走近寓言的学习。
在学习寓言之前,我先让学生回顾了以前学过的、看过的寓言。学生顿时神采飞扬,笑逐颜开,一个个站起来很自信地说出了寓言的题目,如:拔苗助长、狐狸和乌鸦等。我见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上公开课时紧张的情绪也渐渐消除了,于是我趁势让全班同学推荐一位自己心目中朗读最优秀的同学诵读寓言《白兔和月亮》,要求其他同学静听,并捕捉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准备复述课文。于是优美的朗读声代替了刚才的激情一片,全班同学都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并酝酿下一次的发言。我想这与他们选出的这位优秀的同学有关,就因为是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