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实录
皖肥西中学石玉成 231200 shyuch@126.com
师: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读过《冰心:巴金这个人……》以后你会有深刻的感悟。关于巴金与冰心的友情,请打开王页: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19/02478046716.shtml
并请一同学整理作概括发言。
生:巴金与冰心的友情,是中国文坛可供后人大写特写的佳话。他们相识于30年代初。那一次见面拉开了俩人长达60余年的友情序幕。在冰心眼里,巴金就是她的亲弟弟。解放后,我们还一同参加过出国访问。最后一次一同出国的机缘就是1980年春到日本访问。那次出国,“我的女儿吴青和他的女儿小林都参加了。小林叫我姑姑,吴青叫他舅舅,仿佛我们就是亲姐弟似的。”有一次巴金在病后要访问香港,冰心很不放心,特意写来长长的信,关照他要好好注意休息。而这时,冰心自己已患了脑血栓病。巴金收信后十分激动,立即回信道:“您的友情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就有更大的勇气。”在巴金心目中,冰心不仅是大姐,更是他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在巴金众多文章和给冰心的信中读到这样的字句:“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我常想,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看见灯光,我们就心安了。”“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不料,冰心这盏明灯却在二十世纪末熄灭了。这时,巴金正苦苦地与疾病抗衡,生命危在旦夕。没有人将这一不幸消息透露给他。在抢救室度过几十个不眠之夜以后,这一天巴金转入监护病房。在医生查完房后,久末开口的巴金突然嚅动着嘴唇,似乎在说着什么。小林急忙探身前去,细细地辨听,巴金终于费劲地说出3个字:“打电话。”小林问道:“打给谁?”巴金说道:“给冰心。”小林一楞,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稍倾,小林机智地回答:“医院不能打长途,晚上回家打。”巴金固执道;“现在就打。”小林问道:“你要说什么话?”巴金说:“告诉她,我没事。”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巴金的第一愿望就是给冰心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没事,让她放心。可见冰心在巴金心中的地位,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师:介绍得很全面。本文的作者吴泰昌,《文艺报》前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的文章。
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时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