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2 13:17: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警察与赞美诗》教案 
教学构想
以《警察与赞美诗》为教学的载体,激“活”学生联想思维,让学生设身体验,迸发创造性潜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创设情景、学会质疑”“联想思维、学会解疑”“拓展训练、学会创新”。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二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第三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心所在。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进课程,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层进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会质疑
创设情景
追求“警察”( “警察”代指监狱)      警察不理他。
(多媒体显示)流浪汉苏比 
追求“赞美诗”( “赞美诗”代指自新)        被捕入狱。
    同学能破译这个怪圈现象吗?请熟悉作品。
    提示:
自诩为世界强国和文明的美国,并非是人人享有民主自由幸福的天堂国家。相反垄断资本的发展,使工人失业、流浪,贫困潦倒。而少数人生活奢侈,极度享乐,造成美国成为世界上贫富间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
美国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
(师)一篇名著,被大家破译出多种看法,不仅表现你们独特的认知水平,也体现你们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轻松随意的进入了老师有意创设的训练平台)
(师)今天,我们走进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直观美国社会窥一斑而识全豹。
二:联想思维、学会解疑
宣布目的
1.了解人物形象刻画的真实性、生动性,做到评论作品实事求是。
2.  体会作品幽默的艺术风格。
3. 实践中学会创造性阅读
(从因知上的两个层次,到训练方法的确定,让学生进入规定的情景,知己知彼)
联想思维
1.        对文章情节的思路进行探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