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20字。
文学名著阅读问答模拟试题
作者:陆敏 戴祖武 黄亮生
编者按:
3部文化经典和11部中外文学名著列入今年高考考试范围后,3月28日,《海燕》约请了中国哲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厦大哲学系主任詹石窗教授以“儒道人文智慧的辉光”为题,对《论语》、《孟子》、《庄子》3部文化经典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从而揭开了“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系列专页的帷幕,此后《海燕》推出了“他们眼中的文学名著”等专页,并向读者征集问题,解答考生的各种疑问。今天,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海燕》约请了陆敏、戴祖武、黄亮生三位高考命题专家携手模拟命题,隆重推出“文学名著阅读问答模拟试题”专页,从而为“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系列专页画上圆满句号。在此,《海燕》真诚预祝所有考生考出好成绩!
文学名著阅读指导
一、文学名著的命题范围
福建省2007年高考语文“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主要是《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阅读的11部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子夜》、《家》、《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老人与海》。
二、高考题型及示例分析
1.高考题型分析:四题中,中外名著各两篇,以简述题的形式来检测。试题主要类型:归纳简述能体现作品主题或推动作品情节发展的重大事件;分析简述能体现主要人物典型性格的事件或场景。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对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简要分析。
2.题型示例分析:根据《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叙述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地、人、事、因、果,使答题符合要求;重点放在体现主题和主要人物性格的精彩场景,要进行相关的概括、归纳、整理,能够全面掌握、灵活运用。
三、解题指导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
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①注意对名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比如积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情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精神等知识。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四、常见错误
1.局部失真,重心不明,字数太多。
例如:简述《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故事情节。
同学答题示例:一个什锦春意香袋,被王夫人发现。王夫人认为这是王熙凤的,前去质问,却得到否定的答案。她们一致认为这里肯定存在一些有伤风化的丑事,于是她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对大观园的抄检。许多人,包括:晴雯、宝玉、黛玉、探春、惜春、迎春,还有他们的侍女,都被王夫人和王熙凤搜查一翻,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结果没有找出这个春意香袋的主人,却无意发现了另一桩糗事。自己糗事被曝光王夫人很是尴尬,丢尽了脸面。也无心继续抄检大观园了,就此告一段落。(206字)
错误分析:香袋是傻大姐发现的,而非王夫人;叙述时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抓住情节高潮部分;尴尬的是善保家的,而不是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