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0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写作背景入手,赏析诗中物象的寓意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物象的寓托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七十年前,怀着投身抗日这场伟大战争的迫切愿望,诗人艾青来到了当时的抗战首都武汉。然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诗人看到的却是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苦境中,由此他联想到东西南北的广大民众,意识到夺取抗战胜利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悲苦、凝重的情绪油然而生。于是他巧借寒雪、暗夜挥就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诵读全诗
1、读准字音:絮聒guō、后裔、蓬发垢面、暴戾lì、蜷quán伏、啮niè啃、饥馑
2、先全班散读,再全班齐读。
三、赏析诗中物象及画面
1、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咏雪的诗句,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瀚海阑干百丈冰,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这些诗句中的“雪”既指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指人生的坎坷。说说本首诗中的“雪”有什么含义?
本诗中的“雪”既指现实中的降雪(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指中国所处的艰难环境(当时局势的象征)。
2、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起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一是切题;二是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基调)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效果?四次出现,是反复咏叹。
从情感表达上成为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从篇章结构上是全诗结构的骨架,串连起多个画面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等。
4、这两句诗引出了几幅“痛苦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