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二轮复习 古诗鉴赏答题规范训练(教师版) 2007年11月18日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你认为这首诗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一.(6分)
(1)(2分)①描绘出一幅暮春景色:鸟稀花残春光渐逝的,一派衰落景象。②作者这样描绘是用以反衬出幽竹的可贵:不改翠丽清凉,等我归来.( 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它角度理解且言这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4分)这首诗主要的意象是幽竹。寄寓了诗人对不被环境所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的礼赞。(2分)诗人描绘出幽竹在鸟稀花残的暮春之时,仍然不改挺拔、翠绿、葱茏这态,不仅表现出自己的欣喜之情,更表现出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赞赏之情。(2分)(基本意思对即可,如从另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6分)(一)
春思(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答案:本诗前两句描绘嫩草丛生,杨柳鹅黄,桃花缤纷,李花芬芳的绚烂美景,后两句转到愁思,东风不能遣恨,春日但教添愁。由于诗人抓住了情与景的不和谐,以乐景反衬哀情,有力地表现出自己深沉的哀怨。[重点:前两句写春天美景,后两句写诗人愁思(思想内容理解2分),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表达技巧2分)(语句通顺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二)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1)本诗是一首别致的送别诗。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3分)(2)送别诗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各具其情。请赏析在本诗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技巧。(3分)
案.(1)“空”字使用精妙,一语双关。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变得空空荡荡;“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