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00字。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训练
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少数为小说。
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快速阅读的步骤与方法
(一)整体阅读通大意(做好四件事):
1、通读全文,为自然段标号(①②③④⑤⑤⑥⑦⑧⑨⑩);
2、解读题目,辨别文体(叙事?抒情?说理?);
3、弄清说什么(话题:何人,何事,何情;何物,何理)、怎么说(基本思路: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4、画出关键语句(观点句,支撑句,过渡句;关联词,序数词,重点词等)
(二)阅读解题四步法
1、审题看条件 2、检索信息范围 3、筛选信息 4、转换信息(用原文、改原文、概括)
纵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可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三是审美鉴赏型试题。审美鉴赏型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其艺术效果,把握其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最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不求面面俱到。
一.“理解作者在文中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题,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 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 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 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要求。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 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截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 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拿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二、“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题, 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 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 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3. 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三、“审美鉴赏性试题”,要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表达技巧,审视艺术效果,把握独特风格。
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具体鉴赏角度如下:
1.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 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 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 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出文字中的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实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
刘湛秋
(1)阳光如水的深秋,我在林中漫步.
(2)我为那疏朗和高远而迷惑了。盛夏所给人的那种局促感和拥挤感顿时消散,目光如自由飞翔的小鸟、几乎碰不到多少屏障.
(3)身边的树或曲或直伸向天空。由于抖落了许多叶子,枝干显得更清晰了,在湖水般天空的反射下,勾勒出遒劲的线条。从这些线条织出的网纹中看过去,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可捉摸的风韵.
(4)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偶尔伸出手去接一片在微风中旋转的枯黄的或暗红的落叶,体验着身心的轻快.我仔细地辫别落叶上绻曲的脉络,闻着那干涩的气味;而且,随着脚步的移动,谛听着落叶发出的声音。
(5)我望着树,树也望着我。我们没有语言的交流。也许,在这孤独和静谧中;我们之间存在着宇宙神秘的信息。
(6)那么,失去春日里那么多光彩灿烂、鲜艳妩媚的绿叶,他会惆怅或悲哀吗?在飒飒的秋风中,它是否在沉湎于对往昔的回忆?
(7)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心中犹如飘着森林上空没有被遮蔽的云,一会儿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8)突然,我感到从沙沙响的落叶里,从裸露的枝干上,发出那有如竖琴的柔音:
——可爱的人,你们真奇怪.干嘛为我们落叶而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