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10字。
行道树说课稿
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陈祝君
一、教材分析
《行道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第二单元继续第一单元的主题,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
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荫,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为奉献者的象征。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心声:以奉献为神圣,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文中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反复咀嚼,就能理解奉献者的崇高灵魂,就能感受无私者的伟大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烈,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品味。但是,他们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借助学习的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奉献者的精神之美,生发起他们同样美好的情感。
这篇600多字的小短文语言清新活泼,对于行道树默默奉献精神的领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对于文中个别语句的理解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须建立在充分阅读和感受的基础上。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积累“点缀、贪婪、烦弦急管”等词语,认知作者张晓风
2、通过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从而领悟文章主旨
3、领悟作者对“行道树”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思索对生命意义追求的价值
重点难点:
1、 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2、 从生命意义的追求者的角度来理解“行道树”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鹰的骄傲是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火的骄傲是灼灼燃烧、烈焰腾腾;粉笔的骄傲是磨灭自己、写下真理——那么,你认为树的骄傲应该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最想生活在什么地方?
(原始森林中的一棵树;行道树)
师:行道树就是道路两旁的树,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行道树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内心独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晓风的《行道树》。
设计意图:一组排比句加一个问句容易抓住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课堂中。第二个问句承接第一问让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问题,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整体感知
1. 听读课文(听课文录音)
学习基本的字词:堕落、点缀、给以、烦弦急管、苦熬、牙龈、冉冉、贪婪
设计意图: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基本字词的学习掌握仍然是关键,课堂上基本字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化记忆。
思考:(1)文中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主要写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