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20字。这是我花费很多心血设计的一堂公开课,教案简单易操作,写的课后反思及小结,及时总结了整堂课的过程,倾注了我的心血我的真情,自以为对朋友们是有启示意义的。
《边城》教案
教者:谌志惠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边城原始淳朴和乐的风情,体会风俗美。
2、 通过对翠翠和祖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引导学生体会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
3、 《边城》字字浸润着作家的温爱,处处蕴涵着浓郁的诗情,引导学生去品悟本文独特的“乡土抒情诗”的语言风格,体会语言美。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三美”:风俗美、人性美、语言美,教学难点是通过对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由此触及到她的爱情悲剧,展开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三、 教学前期准备
1、 学生读完课文,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做好批注。
2、 让学生万翔学唱《等等等等》这首由《边城》的故事情节改编而成的歌曲。
3、 教师写一篇《梦里凤凰在梦里》的文章,并将之录音,配合在凤凰古城旅游时的照片,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制作一段精美的视频,插入课件中。
四、 教学过程
(一) 探究风俗美
1、 思考:作者在小说中介绍了“边城”的哪些风俗活动?透过这些风俗活动,让你感受到了边城一派怎样的民风呢?
2、 美读:全班学生朗读第五节第2段,感受边城纯朴和乐的民风。
3、 播放视频:由教师练笔《梦里凤凰在梦里》引学生去实地感受边城风情。
(二)探究人性美
1、美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节部分文字
2、探讨:你眼中的翠翠形象
3、小结:翠翠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美
4、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极力表现出翠翠的人性美?教师结合俄罗斯民歌《红梅花儿开》引导学生对翠翠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害羞心理进行分析
5、美读:教师范读第六节部分文字
6、探讨:你眼中的祖父形象
(三)探究语言美
1、品析:读后你最喜欢的是哪些文字?为什么?
2、教师小结本文语言风格,并结合自己所做批注引导学生如何去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万翔唱《等等等等》这首由《边城》的故事情节改编而成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2008年10月6日
追寻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
——我上公开课《边城》
在经历了千回百折之后,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终于上完了精心准备的这节公开课。当课上完,收到一条信息“真棒,谌老师!”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这条来自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对我的最高奖赏吧!
课上完了的整个下午,我一直心情难以平静,好象还处于那种极端的亢奋之中。我知道,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想起那点点滴滴的往事,真是心潮翻滚几多酸甜在其中啊!
其实,这堂公开课,在去年的今日就应该要上的。只是,去年,我初来一中,载着满满的荣誉而来,徒然给自己添加许多的思想包袱,于是,我的心情抑郁着,我的智慧停顿着,我的热情包裹着,我的才华埋没着,我没了自信,于是便在教研组长强烈要求我上比武课时,在备课组长坚持要我上示范课时,我都很坚决地将之推了,根本也管不得别人的评价,我只能选择如此。我知道,当时选择此,我并不是懦弱,我知道,我需要调整,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这段日子,我趟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路,一切酸甜苦辣,我全倾倒在我的班主任日记里了。还好,我终于熬了过来!当我终于在亲人、朋友以及学生的关怀下挺立过来后,我开始笑傲风雨,凌寒独自开,开出属于自己的最美的花!
真的觉得自己今天上的《边城》,是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上的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