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60字,共2课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学习通过人物物的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了解景物描写塑造人作用;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官逼民反”,只有反抗,才是唯一出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本文情节安排上的特点;
难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当一个人面对邪恶怎么办?我想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屈从,二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的;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勇气,将像天上的星辰一样,让后人在深夜里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邪恶,一位名叫林冲的男人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涅磐,请同学们朗读标题,看它传递出什么重要信息。
略。
什么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我们从中看出林教头出身中层干部,国家公务员,家有娇妻,丰衣足食,生活滋润,要是现在,带着妻子逛逛超市休闲休闲。用时髦的话来说,很有小资情调。可如今虎落平阳被犬欺,以一个刺配犯的身份,类似于现在的文身,但部位是在头部,这是带有耻辱性的标志。流放到哪里?
沧州。
沧州,并不是林冲停泊的港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请结合课后第一题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波澜情节。
二、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作用: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沧州遇旧——买刀寻仇——接管操场——火烧草料——手刃仇人。
通过情节的梳理,我们认为林冲是英雄吗?水浒传歌词中对英雄有精练的评介:
路见不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们来听听别人的评论吧,这是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观点(投影: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我们同意金先生的论断吗?注意两个字,太狠还是不狠。或者说忍耐还是不能忍耐?
该狠时狠,不该狠时时不狠。
这是比较中庸的答案,我们学学中央台《焦点访谈》的口号——用事实说话。
林冲的不狠(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