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专题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6930字 2010高考专题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2010考纲解读】
201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分3个能力层级,共有9条要求:
能力层级B(理解)有2条要求: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要求。
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有5条要求: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主要是内容方面的要求。
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有2条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是较高的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阅读考查的格局,是文言文阅读、小阅读、大阅读并举。小阅读考查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者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多用客观题;大阅读考查文学作品(一般是散文)的阅读,多用主观题。
【考点PK】
一、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高考所选用的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考查目的,是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
社会科学类文一般阐述和介绍的是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美学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信服一种观点;文章体裁主要是阐释性论文,也有说明文。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表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
社会科学类文章,在进入21世纪高考试卷中,一般放在第Ⅰ卷全用选择题来考的,解题方法与与阅读自然科技类文基本相同。
自然科技文主要介绍科学技术和有关发明发现,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使人获得一种知识;体裁基本是说明文。
高考科技类文章有三大特点:
——强烈的时代性。近年高考科技类选文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生物、电子、通讯、医药、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研究的最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新华文摘》《科技博览》等刊物上的文章。
——表达的客观性。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传授新知识,传递新信息,介绍科学上的各种重大发现和发明,偏重于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陈述,较少情感成分。
——内容的专业性。首先表现为选文基本上一篇文章只介绍一种新知识,或一项新发现、新理论,内容不复杂;其次表现为词义、句意的“唯一”性,一个术语,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意思,不存在见仁见智的多解现象。
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要注意:
◎理解语言
在科技文与社科文阅读试题中,“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这两个考点往往各占一个小题。
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指:①名词术语的含义;②代词以及在文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③文中重要词语的语境义。
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指: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进行阐释的句子;②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③文章中的中心句。
解答此种语言理解类习题,一定要遵循准确性、科学性这两条基本原则。
准确性,指对题干要求解释的词语和句子,选项的表述应与文本一致,不能有丝毫的歪曲,特别要注意干扰项中细微末节的错误。
为了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照文本,推断语义。
文章中词句的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了。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确定词句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二)比较选项,细心分辨。
留意限制性词语。比如定语、状语的限制是否恰当。
注意中心词。比如充当谓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是否恰当。
要注意判断的质。比如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