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0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精编:科技文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 约28900字 2010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精编:科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宣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狗的起源
⑴关于狗的起源,至今没有定论。多年前,劳伦兹认为狗可能是多种犬科野生动物杂交的结果。但随着动物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证据的出现,人们公认狗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欧亚大陆的灰狼,它们经过人类的驯化,变成了狗。
⑵那么,灰狼又是何时变成狗的呢?考古学家曾在东欧和中东发现过狗的化石,例如在比利时就出土了3万年前的狗的头盖骨。“但化石数量很少,而且狗和狼的骨骼形态很相似,结论很难确定。”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张亚平如是说。
⑶近十年来,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张亚平与瑞典科学家萨沃莱南等人通过寻找遗传标记来追踪狗的共同祖先。他们以只能通过母系遗传、存在于X染色体中的线粒体DN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具有代表性的654只家狗,最终找到了狗的祖先:15000年前的东亚狼。
⑷在狗的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中,张亚平和萨沃莱南等人,对大部分的狗选取了线粒体中控制区变异较多的一段DNA,对于另一小部分狗,则选取了整段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分析,然后寻找这些线粒体的DNA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现了最丰富的基因多样性。他们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的东亚,狗的基因多样性高于其他任何地方。所以这样看,是因为“生物起源的地方,基因多样性最丰富,随着生物往外迁移,其DNA多样性也慢慢降低下来”。而狗起源的时间,也在2005年发表的狗基因谱破译中得到了证实。那次研究发现,1万年前到1.5万年前之间出现了一个狗基因的“瓶颈效应”,而15000年前狗基因的多样性很高。
⑸然而,“东亚起源说”遇到了美国博伊克的质疑。他用同一方法来对非洲大量的村落犬进行分析,发现这里的基因多样性水平与东亚犬相似。他说,现代犬有“村落犬”和“纯种犬”两大类型;现代东亚犬的基因多样性看起来比其他地区更高,并不是因为东亚地区的犬种更多,而是因为作为非纯种的“村落犬”比“纯种犬”的种类更多。也就是说,狗可能有多个起源。
⑹张亚平和萨沃莱南等人随后“反击”了博伊克的质疑。他们选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只狗和40只狼,并选取了其中160多只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中国南部犬的基因多样性高于非洲犬。
⑺不过,两方的研究都很难将现代狗的基因与中国南部或非洲本土的狼进行比较。这不仅因为两地几乎找不到狼,也因为狼的迁移能力很强,即使现在幸运地找到灰狼,其遗传基因情况也和1万多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张亚平表示,他们正在对狗的另一条标 示线路——Y染色体的DNA进行分析,以求得对狗起源的更新进展。
14.关于狗的起源,张亚平和萨沃莱南等人所持的“东亚起源说”,到目前为止,依据和遗憾各是什么?(5分)
15.对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狗起源的研究,至今为止,存在着多种犬科野生动物杂交和人类驯化灰狼等不同假说。
B.对于狗起源的研究,考古学派不如遗传学派的结论真实可靠是由于狗化石的出土数量很少。[来源Z.xx.k.Com]
C.博伊克质疑狗起源“东亚说”,促进了张亚平与瑞典科学家萨沃莱南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
D.对另外标示线路Y染色体的DNA进行分析,可能促使狗起源的研究在现有成果上更进 一步。
[参考答案]
14.依据:①旧石器时代的东亚,狗的基因多样性高于其他任何地方,因为生物起源的地方,基因多样性最丰富。②15000年前的起源时间,在2005年发表的狗基因谱破译中得到证实。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只狗和40只狼加以研究,证明中国南部犬的基因多样性高于非洲犬。④遗憾:很难将东亚或中国南部现代犬基因同东亚、中国南部的狼进行比较。[(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评分标准:本题5分。“依据”的3点,每点各1分;“遗憾”,2分,若照抄原文“(两方的研究都)很难将现代狗的基因与中国南部或非洲本土的狼进行比较”,只得1分。]
15.B(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关于狗起源的理论,目前都是假说,都有待论证, 不存在哪一派结论“真实可靠”。]
福建省福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英国农业科学家提出,要通过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改善土地生产能力和防治病虫害来提高作物单产的新思路;美国则看重食品的质量,要解决吃“好”的问题,以开发含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为主;而中国农业科学家所提出的我国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构想,其目标定义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要求我国作物改良应将增加品种的抗病虫性、营养高效利用、耐旱,抗逆等性状作为重要目标。
可见,尽 管不同国家采取的思路不尽一致,但新的绿色革命内涵都是围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功能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从技术手段上看,虽然传统育种方法也能实现上述要求,但研发的周期无疑要大大延长,所以,新绿色革命所看重的是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快捷改变生物性状的方法。其核心正是转基因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从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入手,因此培育理想株型,提高作物的抗逆,抗虫。抗病,抗寒等特性,以及抗除草剂和养分高效利用等途径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产量。现在研究得比较清楚,并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的,主要是抗虫和抗除草剂两种转基因作物。
例如,常说的抗虫棉,就是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伴孢晶体蛋白对昆虫的杀伤作用,首先利用转基因技术将BT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并表达伴孢晶体蛋白,当昆虫采食植物时就会食入这一毒性蛋白。该蛋白在昆虫肠中被消化后释放出的有效成分d—内毒素,能与肠上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昆虫停止进食甚至肠壁穿孔死亡。
杂草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使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发达国家,除草剂的施用甚至可以通过飞机大面积播撤来实现。但是,除草剂对于庄稼也有相当的危害,因此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得到对除草剂具有抗性的农作物,就可以放心使用除草剂了。
其他一 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尚未投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