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7 22:54: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50字。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教案
  撰稿 锦铁高中 宋丹  编审 刘启民  录入 潘辉
  [课题] 第二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鲁迅评传》的特点;
  2、积累基础字词,简单介绍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之前的经历;
  3、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鲁迅在《新青年》时代的思想变化过程;
  4、理解作者引用鲁迅先生《〈呐喊〉自序》“铁屋子”一段的含义。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鲁迅在《新青年》时代的思想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引用鲁迅先生《〈呐喊〉自序》“铁屋子”一段的含义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以前我们已经接触了许多鲁迅的作品。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看看曹聚仁先生笔下的鲁迅是怎样的。
  二、作者介绍
  曹聚仁,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曾经是一位在20世纪中国文坛、报界、学术领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是他首次报道台儿庄大捷的消息;是他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是他首次向海外传递出国共可能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是他1958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报道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
  曹聚仁一生与书为伍,笔耕不辍。主要著作:《鲁迅评传》《国学概论》《书林新话》《万里行记》《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等。
  三、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曹聚仁的《鲁迅评传》,于1956年由香港世界出版社印行。共分29节,以、自由式随笔体的方式对鲁迅的一生和主要著作以及与自己的交往景象了中肯、独到的评述。当时正值国内个人崇拜、英雄崇拜风气盛行。曹聚仁把鲁迅写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的传记观,也得到了鲁迅的首肯。
  四、文体知识
  《鲁迅评传》是属于他传。曹聚仁与鲁迅、周作人兄弟同为知契的朋友,他有资料的积累,再加上他有史学研究的功底,既能鉴别史料,又能组织史料,所以写出了合理近情的鲁迅传记。
  五、简单介绍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之前的经历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考虑到学生对于鲁迅缺乏系统地认识,利用初中学过的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等作品,根据鲁迅的《呐喊》自序讲述鲁迅的经历:(大屏幕分别显示)
  家道中落 看透世态
  走出家门 学习洋务
  选择学医 医治民众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