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40字。
《窦娥冤》课堂实录
从容说课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全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要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要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把握。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探讨式、鉴赏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
第二课时:重点欣赏高潮部分第三折的一、二场戏,通过表演带动气氛,鉴赏曲词,分析人物。
第三课时:分析第三折的第三场戏,解读戏剧主题,品味关汉卿的“本色化”戏剧语言。
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3.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透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2.实践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兴趣。
3.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喜欢看连续剧吗?
生 (齐声)喜欢。
师 当你看的连续剧中的主人公以悲剧告终,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
生 老师,当我看到心爱的主人公死去时会很痛苦,仿佛世界一夜之间变得灰暗了,心情一下子低落到了极点,甚至会痛哭流涕。
生 老师,我倒不会那么投入,因为我会提醒自己那仅仅是一部戏,但我会思考悲剧后面的原因。
师 看来前一位同学比较感性,感情丰富;后一位同学比较理性,善于思考。悲剧在众多的艺术品中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使欣赏者在感情激荡中得到净化,并更加深刻地认识现实生活,因此,很受艺术家的欢迎,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比如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国的十大悲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部由元代戏剧大师关汉卿创作的经典名剧《窦娥冤》。这是一部元代杂剧,课前让大家上网查找元杂剧和关汉卿的相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推进新课
生 老师,我来介绍元杂剧。
多媒体课件展示:
元杂剧是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戏剧形式,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