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第二轮语文专题辅导专题六:科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1040字。
【专题六】科技文阅读
【考情分析】
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文章。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本文从高考能力要求、命题陷阱及复习对策方面对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个初步探讨。
一、科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对科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是这样的:
(一)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因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常表述为“对文中划线处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或“对……这句话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从内容看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从结构看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从作用看,是提示中心或起过渡作用的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
(二)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考点常表述为“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整合一般放在高考第二卷中考查,但在科技说明文中也可以考到,如北京高考试题第18题“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这是一道简答题,其难度较选择题有所增加,宜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今年考试说明取消了题型与分值的限制,大家要做到有备无患。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此考点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推断,是命题人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从已知到未知,由条件到结论,由原因到结果地得出结论,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交汇】
(一)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建立词语的语境义的概念。语境义是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形成的临时意义。语境义是相对于词典义而言的。两者不同的是:词典义是词语在词典中找得到其解释的词条,是人们在使用词语时约定俗成的含义;而语境义往往是词典中没有的义项,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脱离了语境其临时的词义就不存在了。
2、掌握语境义形成的一些情况:
(1)特殊义:指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特指的意义。
(2)指代义: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理解指代义,要确认词语所指代的内容及其范围、位置和层次等。
(3)概括义:指某个词语对上下文的某一段文字内容所概括的意义。理解词语的概括义,一般要准确地理解原文某部分所说明或阐述的基本内容、范围和意义。
3、要掌握一些逻辑学中有关概念的常识。
掌握概念的内涵,就要了解提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下定义,这在高考中也直接考到。其基本形式为:被定义项(词语)+系词(大多用“是”,也可省略)+形成原因+构成物质+外部形态+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的概念。
(二)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从分析句子成分入手。
2、学会分析复杂的句子,看清结构,理清脉络。
3、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
(三)关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复习时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1)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注意原文背景、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在语境中筛选出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