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5060字。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主题是《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如何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并且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成功地展开教学是我这次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将就四个方面来谈谈想法:
一、说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语文课程是“ 人文性”和“ 工具性”的统一, 而此次的新课程标准中有意地淡化“ 工具性”, 着重突出“ 人文性”, 实际上是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旨在透过对文本的研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还能体会作品中深刻的人文内涵, 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的人格。
从教材看,《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下“一花一世界”板块里的一篇课文。在前面的学习提示中, 编者已经提到这一专题的整体学习目标是走进文学作品,“仔细地品位美, 品位情趣丰富的人生”。另外, 就这一板块选取的四篇课文来看, 前两篇《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为一组, 旨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而后两篇《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为一组, 意在鉴赏记人散文的细节之美。就《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来看, 是作者汪曾祺先生回忆早年在西南联大里的一位“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过描写金先生在课堂内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问渊博、风趣幽默、感情真挚的真实的金先生。由上面的分析,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 我将《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欣赏文中的细节描写, 并且能在自己作文时运用到细节描写;2.体会作者平实却饱含感染力的语言;3.透过文字探寻真实的金先生并感受他的人格美。
二、结合学生实际, 说课文的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鉴赏本文的细节之美, 并通过细节感受人物美。对于这篇课文内容上的理解, 难度并不大, 而且在研读过程中, 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并分析出文中“细节”的精妙之处。但是大多数学生易于仅仅浮在细节的表层, 不能沉浸到文字的深处去体味它的美。这种美的感受, 只靠教师讲讲也是体会不到的, 这需要学生发挥自主性去解读。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发, 说不定也能碰撞出火花。所以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去研读文本, 应该是个可取之法。
2.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平实自然却饱含感染力
的文字。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 需要学生有相当好的语感。只是靠学生自己, 也许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所以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咀嚼, 慢慢研读。
3.课时安排: 一课时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 说教学过程.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内容上浅易好懂, 重点是要从文章的感情上入手, 让学生完全浸入课文进行个性解读, 透过一件件小事去探寻性格鲜明的金先生, 体会真实的人性美。由此可知, 这篇课文的教学切入点, 或者说关键之处, 就在于如何能成功地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情境中去切身体会。这最好的办法之一莫过于“移情”之法了, 即创设一个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感受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己领悟和理解。
1.课文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个由学生集体参与的小活动来开始教学: 分别让几个学生起来用几句话来描述某个老师, 让其他学生猜猜他所说的是哪位老师, 看看谁描述得最形象, 能让别人一猜即中。学生要想成功完成任务, 势必要能抓住这个老师身上独具的个性特点或者他曾经做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这考的也就是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 用大家参与的活动导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