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文体碰撞,情感与智慧齐飞——《我与地坛》教学案例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8 19:37: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60字。

  编号:
  徐州市第一届 “科研杯”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案例题目:
  生活与文本碰撞       情感与智慧齐飞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案例
  案例内容主要涉及的学科:语文       学段:高中
  作者姓名:葛艳红      出生年月:1981年10月     
  性别:女              职称:中二
  作者单位(全称):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邮编:221421          联系电话:15852298897
  个人承诺:
  我承诺该文章是本人所作,非抄袭。
  如若发现抄袭,同意网上公布名单,公开进行批评。
  个 人 签 名:
  2009年  4月 8 日
  生活与文本碰撞       情感与智慧齐飞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第一次执教《我与地坛》一文时,我预想了学生会有种种的感动:母亲在子女临难时表现出的无言却无比博大的爱;人类渺小脆弱的生命在苦难面前坚韧的气概以及生命最质朴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很平淡,对于“作者从地坛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等深层思考更是茫然无措。一篇我以为会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文章,为何在学生面前失去了魅力?难道是学生精神家园荒芜了?他们真的是冷漠、自私、浮躁、叛逆、不负责任的一代?还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
  因此,如何在这文质兼美文章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成了我思考的主题。
  二、教学设想:
  “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体验”是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上好《我与地坛》这一课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深入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理解作者对生命对亲情的感悟的同时产生自己的体验。只基于此,我决定以读作为本课教学的基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体验作者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并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链接生活,与生活发生碰撞,激发出点点滴滴的情感与智慧的火花,而此时也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过程描述:
  1、深情导入:(投史铁生像)
  他这样诠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地去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他就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史铁生。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但最终还是顽强地活了下去,并拿起笔走上了文坛。从苦闷彷徨到精神的再生,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录他心路历程的散文《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2、深情研读:
  (1)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的哪些方面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示?
  明确:①鲜活的自然。(三段景物描写,让学生反复诵读以上三段景物描写)
  ②古老的民族文化。(出示地坛的有关资料)
  小结:史铁生在地坛里除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给了他生命的启迪之外,地坛这个特定的所在所蕴含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及文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