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23 15:12: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60个字。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论语》,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教学难点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布置预习,了解孔子其人,《论语》其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起这些话,没有哪个中国人会觉得莫名其妙,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可谓妇孺皆知。它们出自已经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并将继续对炎黄子孙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书——《论语》。就是这部书将民族智慧的灵光留在我们的血液里,代代相传。
  “论语”意为语言的论纂,是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一次诺贝尔获奖者的宣言中说,人类继续发展,需要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的确是这样一位神圣的智者。
  今天我们有幸翻开《论语》,聆听圣贤的教诲。(电子幻灯,展现孔子画像和《论语》书影,作为教学活动的背景图)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5.师生齐读。让教室在孔子的注视下,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
  三、默读理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四、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它同学解答。要求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
  (1)有学者认为,孔子虽被尊为教育家,但他最初聚集众人于门下并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是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依次谈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