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3 8:05: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成语:中华文化的的缩微景观》课堂实录
  一、梳理内容和方式的确定
  成语的梳理,可以从“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等方面进行,但考虑到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而人们又常误用成语,因此把这一专题的范围缩小为“正确运用成语”。要求学生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以正确理解容易用错的成语,丰富其成语积累,并强化其正确运用成语的意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过不少成语(为了了解学生的成语积累,专门整理了语文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出现的成语),但对多数成语一知半解,对误用成语的现象不够敏感,因此要求他们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时,他们表示为难,不知道哪些有错,哪些没有错。于是提醒他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理解并正确运用容易用错的成语。学习根据一定的要求查找、搜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成语使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课前准备
  布置全班学生分组(按褒贬不当、望文生义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搜集媒体上错用成语的例子并查出该成语的正确意思,做成书面作业交给组长。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学习本组搜集来的成语,做成演示文稿(包括误用的例子和该成语的正确解释),以便在课堂上与其他组交流。
  四、课堂实录
  1.导入(安排汇报交流活动)。
  教  师:前一段时间我布置同学们分组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这节课要大家把成果拿出来汇报交流一下。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请其中三组的主讲人上来各讲三个你们组认为最有必要讲的成语。大家认真听,有疑问马上向主讲人提问,并随时准备被主讲人请出来用成语造句。
  2.三个学生依次上台讲解成语(每人限时8—10分钟)。
  被抽到的三组讲的分别是成语误用中的“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把握不准”、“适用对象不明确”等三种类型,他们做的演示文稿中都有十多个成语,展示的三张演示文稿(三组共九张)如下:
  第1张:
  七月流火
  有人在某大会上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最著名的篇章之一“七月流火,九月授
  衣……”,指的是夏历七月黄昏时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表示天气转凉
  进入秋天了。
  第2张: 
  不以为然
  误例:“身边的家”多如牛毛,对家就不以为然了。(《人民日报》1996年7月2日“读者来信”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