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演练自测题:成语专练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8480字。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演练自测题:成语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2010•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解析:A项,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与句意不符。B项,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C项,声情并茂: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句中用以形容“他写的剧本”使用对象不当。D项,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词,与句中感情色彩不吻合。
答案:B
—————————————————————————————
熟语源远流长,很多来自于神话、寓言、典故等,而且在其演变中又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而意义常在“字”外,需要我们追源溯流,寻根究底,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切忌望文生义,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或主观臆断熟语的含义。如A项中的“始作俑者”,又如“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豆蔻年华”“举案齐眉”“曲突徙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
2.(2010•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B项,“姑妄言之”意即姑且随便说说,表示说的未必有根据或有价值。不合语境。A项,“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A、C、D三项成语使用正确。
答案:B
3.(2010•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