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980个字。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设计:审核:责任校对:批准使用:创作时间:
活动内容:中学语文课标实验版七年下册第42页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1)大胆说出自己成长中的烦恼。(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
2、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2)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3、情感目标: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活动重点:
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
活动难点:
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资料链接:中外名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故事
霍金: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这令他很烦恼。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这令他很烦恼。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活动过程:
播放音乐《小小少年》,教师导入: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这是成人的误解。孩子也有自己的烦恼。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积极化解它,从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更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更丰富的人生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成长的烦恼》,开展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活动。
一、自主学习名人的烦恼我知道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曾咏叹过它,请你拿出积累本,小组展示所搜集的资料。
1、先说诗词名句,再说诗人的烦恼。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2、用第一人称讲名人的烦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