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2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9/28 21:43: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2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24份)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散文阅读3.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一).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 翻译断句.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实词.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虚词.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句式].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二).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名句名篇默写.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诗歌[炼字].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诗歌[内容主旨].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诗歌[人物形象].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诗歌[修辞手法].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散文阅读1.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散文阅读2.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小说类文本阅读3.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小说类文本阅读4.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小说类文本阅读(外国小说)].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小说类文本阅读2.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2).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3).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4).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5).doc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古代诗歌鉴赏(一)
  1.(2012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实际是分析诗中情感,“恨”的对象在“天涯”,联系下文中的“月”“心里事”,可知此“恨”应为思念远方亲人的怅恨之情。(2)明说山月不知心里事,实喻自己的事无人懂;什么心事?对月怀远,乃天涯之思。山月既让游子思乡,也让闺中怀人。第二句中的“空”字再次点染了主人公的心事,花谢花飞,年华渐老,而游子不归。落花看似无意,却徒惹女主人公唏嘘。无论是夜晚望月,还是白昼看花,又都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根据两句诗中富有意蕴的意象可分析出女主人公的形象。(3)结尾句看似只写景,实则景语即情语也,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是古诗词常用手法。碧云摇曳,喻心情变化,据前四句可判断出主人公心情的波动和低沉。
  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2012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描写山的句子放到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体现出作者对山的亲切之感。
  (2)第一问,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作者在这里赋予了山以人的情志,来表露作者对嵩山的喜爱和赞美。第二问,诗人在这里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极富灵性,不只赋予了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
  答案:(1)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 翻译断句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注】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 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句话的翻译,可以从虚词入手,“之”取消独立性;“者”有指代义,相当“的人”;“今事君”,作定语。“事”古今异义,这里当“侍奉”讲。故“今之事君者曰”,可直译为“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为君辟土地”,“为”字须先辨别虚实。从句法结构看,下文“辟”解为“开辟”作动词谓语,“为”则属虚词,“为”读wèi,解释为“替”,“为君”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我能为君辟土地”,则直译作“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府库”,承上文省略“我能为君”,“充府库”,实际是“使府库充实”,“充”属使动用法,灵活译作“充实府库”。
  (2)首先,“道”与“仁”的理解,要调动阅读儒家经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孟子思想的知识积累,才能准确将其解释为“王道”与“仁政”。其次,“向”“志”“求”三个词均作谓语,实际是近义的,采用对文索义的方法,可以根据“求”这个已知,推知“向”与“志”那两个未知,灵活地译作“向往”和“追求”。第三,“富”是形容词,句中分别带宾语了,可见是活用。或使动,或意动,采用代入法,“富之”,“之”代国君,译作“使国君富”,通顺;“是富桀也”,译起来又复杂些,“桀”喻指“夏桀一样的国君”,“富”同上文属使动用法,“是”则古今异义属指示代词“这”,作句子的主语,此句译作“这是让夏桀一样的国君富有”。
  可见,句子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虚词、实词、句法、修辞,乃至文化知识储备等等,都需要能够灵活运用。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孟子说:“如今侍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从如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如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之实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C.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退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让:指责。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A.雅:素常。B.谏:劝止,挽回。D.寻:不久。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B.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①道芷阳间行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C.行:步行,行走。A.泣:①哭泣;②泪水。B.事:①事情,情况;②侍奉。D.受:①接受;②通“授”,传授。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息交以绝游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请息交以绝游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B.兵:兵器。A.绝:①断绝;②横渡。C.故:①形容词,旧;②名词,交情。D.息:①名词,风;②动词,停止。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而秦兵又至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古今异义。兵:军队,古今同义。A.发:古义,毛,指草木;今义,头发。B.其次:古义,它的旁边;今义,第二或次要的地位。C.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答案:D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行为文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古今异义。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一)
  一、(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曰:“赏赉过度,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敞至国,辅康以道义,数引法度谏正之,康敬礼焉。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节选自《后汉书•卷七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康敬礼焉        敬礼:举手行礼
  B.县官无用   县官:县里的长官
  C.书奏不省   省:明白
  D.百姓化其恩礼   化:被感化
  解析:A.敬礼,应为敬重礼遇;B.县官,这里指官府;C.省,应为查看。
  答案:D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辅康以道义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乃言于二公曰  多于在庾之栗粒
  C.爱而不教  赂秦而力亏
  D.昔郑武姜之幸叔段  夫子之谓也
  解析:A.均为介词,用或拿;B.分别是“向”和“比”;C.分别是“转折”和“因果”(顺承);D.分别是主谓之间和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A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敞深得吏民敬重的一组是(  )
  ①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 ②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③由、安惧然不敢答 ④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⑤百姓化其恩礼 ⑥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解析:③是表现宋、袁二人的担心;④是表现窦宪打击何敞。
  答案: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敞被征召到太尉府后,京城及周围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持不同意见。
  B.窦氏专权,赏赐超过规定,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虚词
  1.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⑥(苏轼)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①和④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
  B.②和③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C.③和④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
  D.⑤和⑥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解析:⑤⑥是介词。①任用;②原因;③凭借;④用;⑤按照,古代君子按照礼仪任用人,也按照礼仪辞退人;⑥在。
  答案:D
  2.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②欲速则不达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解析:①③⑥假设关系,如果……就……;②转折,反而;④如果;⑤是,表判断。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A.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
  解析:例句,介词,在,介宾结构作补语,不倒装。A.比;B.介词,到,到达四面边境;C.介词,在,介宾结构倒装;D.介词,在。
  答案:D
  4.对句子中“所”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太祖所乘马被创 ③为流矢所中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父去里所,复还 ⑥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⑦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⑧今庆已死十年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⑤⑦⑧   D.③⑥⑦
  解析:①②④“所”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充当定语;③“为……所”结构,表被动;⑤⑧左右;⑥……的原因;⑦用来的方法。
  答案:B
  5.下列加点词与“杂然相许”的“然”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 ④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⑤夫子莞尔而笑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A.①②   B.③⑤
  C.④⑦   D.⑤⑥
  解析:①③⑤⑥形容词词尾。②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④代词,这样。⑦动词,好像。
  答案:C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④相同,②⑤不同  B.①③相同,②⑤不同
  C.③④不同,②⑤相同   D.④⑤不同,②③相同
  解析:①④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②在句中表停顿,不译;③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⑤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答案:A
  7.下列句子中“且”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是岁,南郡秦丰聚众且万人
  B.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②不者,皆且为所虏
  C.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D.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女悲泣且谢
  解析:A项都是近、将近的意思。B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散文阅读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我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停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上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亲戚……也都穷。”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⑤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的爱面子的弱点早在此前已经形成。我不想再向任何人重复叙述我们家庭的困窘。
  ⑥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联想到姐姐的眼神。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 散文阅读2
  [散文类文本阅读(二)]
  一、(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相信
  龙应台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的。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小说类文本阅读(外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陌生人
  (法)普鲁斯特
  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每天晚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不会孤单。火把尚未点燃,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
  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他分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他吓得浑身冰凉。他从未听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然而这声音的语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而又负有责任的罪恶——他的悲哀和恐惧便是明证。他抬起眼睛,看见他面前站着一个严肃而又亲切,模样混沌不清而又动人心魄的陌生人。多米尼克用几句充满敬意的话向他的那个忧郁而又自信的权威致意。
  “多米尼克,难道我是你唯一没有邀请参加晚宴的人吗?你想用我来弥补旧日的过失,那是错误的。当你衰老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4部分[小说类文本阅读(中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唯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特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我一天要说九十九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吃不准笑脸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一、夯基训练
  1.(2013年东莞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有句古话,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肯定要管,别人的事该不该管呢?
  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本道作文题分提示语和写作要求两部分。似乎属于“问题”作文。
  提示语共两句话,第一句提出古话并作解释,揭示了这句古话的基本意思——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这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管”与“不管”均以“利己”为原则,因此,这句古话带有很大成分的自私自利性,尤其它以格言的形式出现,具有相当大的蒙蔽性,诱使人们不恰当地将其奉为人生信条。
  因此,提示语第二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别人的事该不该管?这里的“别人”,是泛指,个人、集体、社会、国家等均可,“管”也可引申为帮助、关心、关注、承担等富有“助他性”“使命感”的动词。命题意在引导考生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等方面思考。因为传统文化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老死不相往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负面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强化的趋势,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考生反思传统观念、体察现实世界。考生审题时应当善于揣摩命题意图。
  本题便于联系生活,有大量的时事可入文;但难点在思辨,管与不管,管的分寸,管闲事与管所当管之事……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
  写作要求有4条,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意在写议论性文章,而“自选文体”也允许写能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记叙性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要求,显然不适合写诗歌。故文体方面没有严格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2.(2013年天津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一定经历过无数让你回味的东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成功过,也许也曾失败过;但是让你回味的东西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想你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体会,成功之后有“悟”,失败之后有“悔”,“悔与悟”将伴随你的成长。
  请以“悔与悟”为话题,自拟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