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现代文阅读方法谈
一、原因与结果的转换
现代文阅读在试题题干设置上的一条规律就是:题干给出的是事情的结果,而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是题干给出的是具体原因,而要求我们根据文章内容推导出事情的必然结果。那么,这类试题的“问”与“答”之间其实就是“因”与“果”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看到这类试题时,一定要认真揣摩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问”与我们所需的“答”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以确定我们解答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例如:
例1.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2002年全国高考题)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高考试题是很典型的“因果转换”型试题。从题干中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出,它给出的是事情的结果,“为什么”三个字就提醒我们需要回答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原文的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和“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两句,是直接导致俞伯牙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的原因所在,两者能形成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只要将这两句话稍加整理,就可以形成答案:
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二、抽象与具体的转换
现代文阅读在试题设置上的另一条规律是:试题题干的“问”和需要我们作出的“答”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转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