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890个字。
10.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一、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点 知识点梳理
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今存《论语》共二十篇。
积累词语 掌握“悦、省、好、惑、逾、矩、罔、殆、肱、逝、笃”等字的音、形、意。理解“而、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句子的含义。
背诵全文积累成语 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3)四十而不惑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学而不思则罔( ) (6)思而不学则殆(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 (2)四十而不惑(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思而不学则殆( )
(5)逝者如斯夫( ) (6)吾日三省吾身( )
3.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翻译句子
例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注意“三”表示多数,“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答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点拨:采用直译法逐字逐词翻译
探究点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2: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呢?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要从句子的内容上分析。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也会有害。”此句是讲学习方法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点拨:从“学”和“思”两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