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2570个字。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张琼凤
一、教材内容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第六单元。本单元的四篇文章,皆为古代议论性散文中的精品。《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对话体论辩文,说理形象,明白晓畅,气势雄浑,论辩有力,议论了治国的得失。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与课外阅读,有较强的思维、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可塑性很强,但思想还不成熟,学生间差异逐渐明显,需要正确积极地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追求文章气势的特点。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句法句式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说理散文的辩证方法、说明特点、语言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民本思想,比较孔孟思想之间的异同,谈谈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继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生字词、语法的掌握及孟子的仁政主张与民本思想理解。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民本思想与辩证逻辑。
五、教学法分析:朗读法、讲解法、提问法
六、教辅手段: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泱泱我华夏民族,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知道我们的至圣先师是?,(答:孔子)很好,那与孔老夫子并称,被誉为亚圣的又是谁呢?(答:孟子)很不错,看来大家课后预习工作都做得很充分。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这里的孟母就是指孟子的母亲。那今天我们就首先走进这位影响我们两千多年的亚圣——孟子的世界。
设计意图:用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整体感知,知人论世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邹国(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PPT孟子的图片展示,孟子个人身世、生平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