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3920字。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2.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通过总结文章写作特点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重点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感受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幻灯片展示。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远播。生活在燕园的人都会把握到这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变北大命运的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简要介绍蔡元培事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生于浙江绍兴,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1898年弃官离京南归,委身教育。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兼司法部代部长等职。1937年冬上海沦陷后移居香港,1940年在香港病逝。
他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