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练习(共31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31 10:37: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字音(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2 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4 辨析并修改病句(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5 标点符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6 扩展或压缩语段(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使用修辞(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8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09 图文转换(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2 文言文分析综合(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3 文言断句和翻译(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4 鉴赏诗词的形象(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6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8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9 小说阅读(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0 散文阅读(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1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2 传记类和新闻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3 审题立意(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4 构思布局(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5 提炼语言(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6 题目开头结尾(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7 议论文写作之观点鲜明(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8 议论文写作之层次清晰(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9 议论文写作之论证方法(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30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方法(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31 记叙文写作之形象塑造(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doc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         。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是:       ,       ,       。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         。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易错成语勤温习
  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意思反了。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学会感动
  经典素材:
  《世说新语》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荀巨伯远道探视重病的朋友,正碰上胡兵马上就要来攻城。朋友劝荀巨伯赶紧离开,说:“我是死定了,不想连累了你!快快离开这里!” 荀巨伯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朋友,你却叫我离开躲祸。在你,固然是好心,但是于我,这种以败坏道义来求得生存的行为,岂能是我荀巨伯的做法!”很快胡兵进城,涌进荀巨伯所在的屋子,看到居然还有人在,就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跑。荀巨伯正色道:“我是来看朋友的,朋友病了,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要杀就杀我好了!我愿意以我的命代替朋友去死!” 胡兵面面相觑,然后说:“我们这样不讲道义的人,却在侵犯有如此高义之士的国家!”于是班师回返,从而一郡百姓都获保全。
  时新素材:
  一天,某珠宝店。一个蓝眼睛小姑娘对店主说,想买一条项链给姐姐,因为姐姐在她们的妈妈去世后,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今天是姐姐的生日,她要让姐姐高兴高兴。小姑娘看上了一条蓝宝石项链。店主问她带了多少钱来,她拿出一个小手绢包,打开来一看,里面只有几枚硬币。店主惊讶之余,很专业地把项链取了出来,配上漂亮的包装盒包好,微笑着收了硬币,把项链递给了小姑娘。傍晚,一个姑娘找上门来,她把已经打开的礼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易错成语勤温习
  12.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   
  13.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该为“不可理喻”。) 
  14.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5.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多指逆潮流而动。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6.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          ,          。
  2.《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            ,        。
  3.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4.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             ,               。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               .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
  7.《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
  【答案】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易错成语勤温习
  23.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这里与“前景”搭配不当,因为前景无所谓大小多少。宜将“前景”改为“希望”。) 
  24.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明星有出书的权利,不是缺点。应改为“无可非议”。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形容错别字多。)
  25 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期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怨声载道。(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这里太夸张不满情绪的范围和程度。)   
  26.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27.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
  ……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答案】 1荀子  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劝学》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4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5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6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易错成语勤温习
  35.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装戴得一尘不染,搭配不当。)     
  36.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此人是“本土上的头面人物”,无须回乡。)     
  37.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轻视或自谦之意。这里是感叹数量太少,应换为“杯水车薪”。)     
  38.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看似正确,但习惯上“水落石出”从积极的角度比喻真相终于大白,不表示消极的担忧。)     
  39.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