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460字。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
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学会正确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景物。
导入:昨天晚自修摘抄内容展示,引出景物描写。
山水本是无情物,但你的情会令景更美,美景会令你的情更浓,真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如:同样写细雨,烦恼时,可以是“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的线,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开心时,可以是“绵绵细雨,滋润万物,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体会到母亲的关心时,可以是“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下面,我们首先共同回顾一下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 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性格或形象)。
如:鲁迅《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用:这幅画是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通过“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及“一望无边的的碧绿的西瓜”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个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
(二)推动情节发展。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一轮红日当空,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着要去柳荫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着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作用:这段文字描写突出了天气大热,僻路难行,军人疲惫,杨志焦躁。景物描写融入了情节。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军人才能在黄泥岗歇凉喝酒,被蒙汗药麻翻,“生辰纲”才能被“智取”。
忆一忆,刚学过的《赤壁赋》中有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渲染了闲适的氛围,烘托苏子愉悦的心情。
二、 景物描写的方法
1、步步为营,把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第一步:确定季节,罗列景物。比如,我们要写夏天的开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