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诗歌教学辅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31 7:44: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000字。

广东版·第二单元诗歌教辅
华武仁
一、单元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悟解读诗歌,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悟性及能力。
具体说来,本单元教学拟实现的目标及相关的要求是:
(1)初步了解中外现代诗歌的形态,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诗人、诗作。
  (2)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诗。强调对诗歌的朗诵、感知、体悟和理解,强调自我的理解与发现。
  (3)练习写自由体诗。
  2.单元内容与结构。
  (1)阅读的三个层次。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唯一的现代诗歌单元,是学生全面接触中外现代诗的一个窗口。
  “基本阅读”为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毛泽东诗词”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诗人与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认识毛泽东诗词的伟人气象,领会诗是诗人个性产物的道理;“中国现代诗歌”侧重于让学生了解“五四”以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自由体诗在语言形式上的突破和内容上的新面貌,不同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外国诗歌”侧重于比较中外诗的异同,领会本单元选编的几位外国诗人的个性风格,感悟他们的诗情诗意。
  “扩展阅读”为中国现代诗歌和歌词。作为“扩展阅读”的歌词,是诗歌学习的延伸。通过配曲歌唱的方式,让学生领会歌词的抒情特点和表达方式。
  “推荐阅读”是推荐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
  (2)表达交流活动。
  经过“基础阅读”和“扩展阅读”等的学习,学生对诗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要及时把这种认识和感悟转换为一种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诗歌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地学有所得。
  因此,表达交流活动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适时展开。
  表达交流活动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展开诗歌写作的练习;一是举行诗歌表演会,让大家有一次交流活动。这种表达交流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重点在于初步尝试诗歌写作。具体要注意:诗歌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情感活动,尊重的是个人性情和灵气。在活动过程中,切忌给出什么刻板的模式,让学生来套模式。要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感悟力和想像力,用诗的形式,准确地写出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包括感动、欣喜、惶恐、愤怒等各种情绪。
  (3)点击链接短文。
  本单元通过中外现代诗歌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对中外诗歌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初步尝试诗歌写作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这三个目的贯穿于课文学习的全过程,有意识地加进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在上“文本阅读”课时,可插入《含英咀华赏佳作》的学习,《含英咀华赏佳作》介绍了欣赏性阅读的发生,强调联想、想像、体验、领悟的重要性,对于诗歌的鉴赏有相关的启发。在开展“表达交流活动”时,可插入《亦直亦曲抒情怀》,学习直接或间接抒发情感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诗歌和创作诗歌的能力。
  二、课文教学
4.毛泽东词两首
  1.课文解读。
  沁园春·长沙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911年,时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这里长达13年之久的火热生活。1913年到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尔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小等校任教。读书的5年间,毛泽东勤奋批判地学习,刻苦顽强地锻炼,倡导一个人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学习知识、改造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的同时,酷爱体育,风浴雨浴,徒步远行,体操拳术,无所不练。登山和游泳是他最喜爱的锻炼项目。第一师范所傍靠的湘江,江宽水深,是理想的游泳场所,毛泽东常常邀集众同伴,到橘子洲头和南湖港一带畅游,顶风踏浪,常年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词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是他当时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正因为他早年练就一身出色的游泳技术和强健的体魄,故到70岁以上高龄仍能“万里长江横渡”,豪情不减当年。与第一师范隔江相望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也是他与同伴闲暇的好去处。他常和蔡和森等健步登上山巅,极目远眺,四面起伏的层峰绿浪,天际灿烂的夕辉朝霞,江上竞逐的百舸千帆,尽收眼底。有时还顶风冒雨,夜晚登山,借以锻炼身体和意志。在长沙的日子里,他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道,成为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17年,主持一师校友会,与蔡和森等常一起谈古论今,切学磋艺,登山游水,抒怀壮志。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当时毛泽东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此后,他去北京又返长沙,主编《湘江评论》,主张“民众大联合”,“砸烂旧世界”,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回湘后组建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次年出席中共二大,1923年出席中共三大,直至1923年4月,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革命形势日趋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五卅”工人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震惊中外,进一步唤醒工农大众;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等省的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第一次国共合作确立了统一战线,成立了国民革命政府,这些都预示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时年1月毛泽东参加了中共四大,同年2月即携夫人杨开慧及爱子毛岸英、毛岸青由上海回到湖南故居韶山。在韶山,他发动组织农民运动,筹建秘密农协,创办农民夜校,创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把众多的贫苦农民发动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当地农民运动日益蓬勃发展引起了当地土豪恶霸的极度恐慌。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遂下令通缉和捉拿毛泽东。毛泽东被迫秘密经宁乡回长沙。同年秋去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时,他漫步湘江,游橘子洲。看山光水色,满目秋景,抚今追昔,回忆当年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心潮激荡,豪情满怀,文思泉涌,吟成此篇。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2)基本解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开篇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熟悉的故地,寒秋的着色,诗意昭然,笔力道劲。“独立”,统领立看、立忆、立思的全篇结构,作者故地重游,饱览山河秀色,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形象呼之欲出。“寒秋”点明时间,也渲染了秋气清寒、充斥宇内的凝重氛围。“橘子洲”点明故地,引发情感,开篇精练,交待清楚。下文山川之秀美,天地之寥廓,乃至日月之变迁,家国之忧患,人生之奋斗,一引即发,涌上心头,奔赴笔端,开篇的确不同凡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作者凝时空于一“看”字,以视野所及写伫立之地的秋景。远山、近水、飞鹰、游鱼,宏伟辽阔,生机勃勃,这完全是一幅上天下地、山水相映、绚丽多姿、立体交错的江南秋景图。妙手神笔,词如画卷。先是远眺山光,岳麓一带群峰,流丹的枫叶,如染的层林,满山云锦,如烁彩霞,美不胜收。“红遍”,指范围之大,视野之宽。“尽染”,指色彩之浓,切合寒秋时令。一个“染”字,独具匠心,泼墨淋漓。而江面的帆踪樯影,往来如梭,以“争流”二字着笔,贴切自然,又富动感,更增不少盎然奋进之画意。在远眺山景江色之后,接着仰望长空,俯视大江,领略鹰击鱼翔之趣。作者借鉴前人,又超越前人,一“击”一“翔”,把飞鹰、游鱼写活了,使其情态和气势跃然纸上。写具体自然景物,眼光敏锐,洞察人微,远的近的、静的动的、红的绿的、飞的游的,物物入画,极富生命力。“万类霜天竞自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