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时,约1560个字。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从课文延伸到自己的祖国的航天成就,培养爱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让学生以较快速度默读,清楚了解明晰的时间线索,并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进行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夜晚,明月高挂在夜空,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古今中外,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如我们最为熟悉的李白《静夜诗》中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大家还能想到其他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吗?(请学生说出诗句)听了那么多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大家现在来说说,月亮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说感受)
的确,月亮美丽而神秘,给人无限的遐想,在过去人们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登上月亮不再是梦想,人们也可以登上月球,在月亮在留下自己的足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记叙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文章——《月亮上的足迹》
二、整体感悟:
1、文章是记叙的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这件事,那它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按时间顺序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文章是怎样按时间顺序让我们详细了解登月的过程的?
快速阅读文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找出该时间所对应的发生的事件,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填写。(出示表格):
时间事件的进展
1969年7月16日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21日上午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粗体的为给出的,其他的学生自己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