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7张。含配套导学案。
寺前中学“三段五步”学案导学教案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赵洁
授课时间 2016年12月日 总课时数 三课时
课题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
2、赏析散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明确散文形散神聚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理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徇文以入情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航向
重点 把握作品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的苦闷心情。
难点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讨,鉴赏,揣摩。
学案反馈
教学过程
导课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温故求新 一、 回顾内容
月下荷塘
夜游缘起——塘上月色——回到现实
荷塘四周
二、 理出线索
觅宁静
小径
颇不宁静家荷塘得宁静
四周
渐失宁静
扎实的功底完美的细节才配得上绝美的散文
——同课异构教后反思
寺前中学赵洁
优质展示课活动已经结束了,拿着拷贝回来的录课视频,我一直没有勇气去看。
仔细回想这节课,有诸多失误之处,尤其是和澄中的李老师、局中的白老师相比,真的羞愧难当,幸亏是第一个登台亮相,假如放在后面,估计我都当逃兵了。
静思整节课,有以下几点缺憾:
首先对公开展示课的认识定位欠妥。本人从教多年,虽然在校内多多少少参加了几次赛课,成绩尚可,但是,大规模,高档次的优质展示课活动这是第一次参加,在对授课内容定位时,徘徊犹豫许久。《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第二课时重点是对内容的赏析,但是作为公开课一味赏析语句,梳理特色,训练写作,担心太单调,在听取了前辈的意见之后,将授课内容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梳理线索,大处落手,体现对文章宏观结构的把握;后半部分逐字逐句赏析文章第四段,分析写作手法,并延伸至课外,搜集整理朱自清散文的比喻修辞。课堂容量比较大,凸显出来的问题是细节处理不够精致。比较了李老师和白老师之后,我发现赏析文字,非但不单调,反而很扎实自然,而且实用性极强。公开课的初衷,既考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对内容的处理,也考察学生的接受落实情况,我将重心放在了前者,所以后者有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