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500字。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教案
一、专题内涵解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本专题围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选取了六篇文章,组成三个板块:“强者之歌”、“精神支点”、“敬畏生命”。有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自然灾害中遇难者对生存的渴求;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还有对小生灵的赞美。所有这些都缘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二、专题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 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4、 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5、 学生学会在交谈中捕捉信息,找出重点,理清关系,了解对方。
第一版块 强者之音
江苏徐州 高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作者想象丰富、描写细腻、感情真挚的写法;
2、品味语段含义和训练快速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研习文本,能够说出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的含义2、讨论与探究,体味作者借心中想象之景抒发的炽热、真挚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关爱人生、关爱他人的高尚人格;
2、领悟作者的情感美,提高自己领悟生活美和自然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语言,步入海伦凯勒的心灵,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海伦·凯勒和卢桂兰的精神(内心)世界的体悟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电脑播放《二泉映月》),教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听瞎子阿炳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音乐凄婉,悲凉,向我们诉说着瞎子阿炳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2、美国有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她是否也象瞎子阿炳一样呢?不。(电脑展示海伦凯勒生平。)〖同样的残疾,不同的命运,当同学们了解到海伦凯勒的感人事迹时,不禁为之赞叹。这样,就使作为鉴赏个体的每一个学生,进入了特定的审美心境。用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风貌,以企创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作家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在三天里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引出课题、教学目标、方法)
二、作者介绍海伦·凯勒生平: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出生,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19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