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检测试题(2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5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4/7 9:53: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28份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2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1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2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四部分 写作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3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4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语言综合运用潜考点与新题型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第15题) 考点1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第15题)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补全语段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五 图文转换 探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1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2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3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4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5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6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7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8 附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章  专题二
  本训练共12题,共56分,训练时间56分钟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导学号 15650501
  保 密
  石 磊
  中午时分,一辆宝马车忽然停在我的牙馆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住在我家楼上,叫尚海英。她一进来就嚷道:“王医生,我婆婆想镶一口牙,最好的多少钱?最差的多少钱?”
  “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说。
  “王医生,我想给她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行吗?”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节约?”
  “节约是美德嘛,婆婆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什么?说不定……”
  我用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说:“好……吧!”
  “王医生,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保密哦,下午,我就带婆婆来做牙模。”海英说完,油门一踏就飞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自行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婆婆镶一口牙,最好的多少钱?最差的多少钱?”
  我看了看玉莹,心想,莫非她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夫妻都在劳务市场打零工,风里来雨里去,整天乐呵呵的,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日子过得很紧,于是,很和气地说:“最好的五千多元,差的一百来元。”
  “婆婆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艰难的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给她镶一口最好的吧。俺婆婆觉得俺两口子挣钱不容易,你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听到玉莹这话,我内心很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语气对她说:“你婆婆七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
  玉莹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你说这话就不对了,婆婆越老,俺越珍惜,谁没有老的时候!”
  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呵呵,我故意看看你是不是真心的,请不要见怪。”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给我保密哦!”
  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婆婆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婆婆来了。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婆婆问夏婆婆:“大姐,你准备镶多少钱的牙?”
  “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的,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呀,可玉莹就是不肯,非要给俺镶牙不可。”夏婆婆回答说。
  “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夏婆婆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婆婆不好意思地回答。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儿媳妇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婆婆颇为得意地说。
  海英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莹姐,你婆婆哪能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王医生,你说是不是?”
  海英的话,我装作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头发,尴尬地说:“呵呵,其实先将……就一下,等日子过好了,再换好的。”
  我心里嘀咕道:“真做假时假若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婆婆安慰儿媳说:“玉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的牙,比她们一百万的还值钱啊!”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了。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家休班。尚婆婆和夏婆婆到我家跟我妈聊天。聊来聊去,就聊到了牙上。尚婆婆问夏婆婆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
  “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牙齿一样。”夏婆婆喜形于色地说。
  “我真是不给孩子们弄脸啊,五千多的牙却不咋的,这不,有半边已经快掉下来了。”尚婆婆有点自责地说。
  “来,我给看看,镶牙这活儿虽然好几年不干了,但什么毛病我还是能看出来的。”妈妈对尚婆婆说。
  妈妈一看尚婆婆的那口牙,脸色顿时铁青起来,自言自语道:“这牙是最差的那种牙,臭小子,良心被狗吃了,这么好的邻居也敢坑,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妈妈又看了夏婆婆的牙,满脸堆满惊愕,心里嘀咕道:“这是口五千多块的牙,莫非儿子搞错了?”
  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气呼呼地把我拉了出来,当着二位邻居的面厉声呵斥道:“你看看,这两位婆婆的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是说不清楚,明天我就把门给你关了,这么多年,我白教你了不成!”
  我本想继续为她们保密,看到妈妈气愤的样子,无奈地说:“这事要问海英和玉莹,是她们让我这样做的,我答应为她们保密的。”
  大家听后面面相觑,都说玉莹是个好媳妇。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开宝马车的尚海英给婆婆镶一百多元的牙,骑自行车的夏玉莹却给婆婆镶五千多元的牙,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越有钱的人越吝啬。
  B.“我”作为一名牙科医生,明知道尚海英和夏玉莹都在婆婆面前撒谎,不但不加制止,反而为她们“保密”,表现了唯利是图的一面。
  C.“莹姐,你婆婆哪能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王医生,你说是不是?”这句话,表现了尚海英假装正人君子的丑恶面目。
  D.小说通过描写两位儿媳分别为婆婆镶牙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刻画出了对待老人态度的种种世象,在啼笑皆非中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解析]A“是为了表现越有钱的人越吝啬”分析不当。作者这样写,是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玉莹的高尚品德,鞭挞海英的卑琐心灵。B“表现了唯利是图的一面”分析不当。这里只能表现“我”顾面子的性格特点。E“种种世象”分析不当,应为不同世象。
  2.作品中的夏玉莹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答:①勤劳乐观。②富有孝心。③心地善良。
  [解析]夏玉莹在劳务市场打零工,风里来雨里去,整天乐呵呵的,表现了勤劳乐观的特点。她虽然生活拮据,但还是挤出钱来给婆婆镶了一口最好的牙,表现了富有孝心的特点。当“我”故意对她给婆婆镶最好的牙持疑义时,她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她认为,“婆婆越老,俺越珍惜”;明明为婆婆镶了一口价值五千的好牙,却让“我”给她保密,说是一百多元的牙。这些都表现了她心地善良的特点。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1分,答出两个要点给3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小说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叙述“保密”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答:①以“镶牙”为线索叙述“保密”的故事,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②用第一人称叙述“保密”的故事,使故事更加真实,情感表达更加细腻。③运用对比手法叙述“保密”的故事,有力地鞭挞了假尽孝、真自私的卑劣行径,弘扬了正能量。④通过人物对话叙述“保密”的故事,使人物的心灵得到充分展示,形象更加鲜明。
  [解析]这篇小说叙述“保密”故事的方法较多,需要挑选重要的几种方法加以赏析。其中线索、人称、对比手法、对话描写运用得比较突出。6分,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答对两个要点给4分,答对三个要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导学号 15650502
  找 驴 记
  旺财的毛驴丢了。
  天刚蒙蒙亮,旺财目光呆滞地看着空荡荡的驴棚,心里也一下子空了。
  他以为驴肯定松了缰绳,自己到野外溜达去了。可是,当他找遍了大街小巷,驴还是没有找到。他的神经顿时紧张起来。他又吆喝全家人找遍了村南村北,还是无功
  ……
  第二章  专题一
  本训练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训练时间36分钟
  一、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中国有着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悠久历史,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千百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治水名人,建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的工程有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等。其中,霍邱水门塘系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古称大业陂,比举世闻名的芍陂还早17年,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古代水利工程还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西北的坎儿井到中原地区的陂塘,从西南的堰坝到东南的海塘,无不各具特色又因地制宜,其种类之丰富也为世界所罕有。
  这些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科技水平往往是领先时代的,其工程规划、建筑形式、施工技术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非常协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促进了当时各地的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古代水利工程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信息,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其绵延不断的建筑史、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石刻碑文和神话传说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上,古代水利工程遗产是研究古代水利、农业发展乃至环境变迁的活化石,弥足珍贵;在应用上,其“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直到今天依然有其合理性,是我国先民留给今人的珍贵物质遗产与精神财富。
  自2000年都江堰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水利工程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古代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开始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相关部门在保护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在自然环境方面,自然风化、水流冲刷、洪水侵蚀乃至泥沙淤积等,都会使工程遭到损坏;在社会环境方面,古代水利工程面临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设性破坏,部分古代水利工程因人地矛盾被挤占,面临着保护性破坏。古代水利遗址与一般遗址保护不同,若缺乏专业指导、在技术上操作不当或调查研究不深入,则会对遗址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保护工作尚处于被动保护、抢救性保护的状态。目前的保护工作主要是以申报促保护,但这又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认知度,有许多地方政府对此重视不足。有一些遗址已经老化朽坏,迫切需要抢救,但地方首先缺乏专项基金,其次随着一大批老人过世,很多古代的技术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规模、数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印迹。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应摸清家底、加强研究、主动保护,注重其背后文化的传承,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在合理规划开发水利工程遗产的基础上,让古代水利遗产造福当代,用当代的效益反哺古代水利工程,形成良性循环。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学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5650371( D )
  A.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治水名人,建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B.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多样性的特点是由幅员辽阔决定的,坎儿井、陂塘、堰坝、海塘,各具特色又因地制宜,种类丰富,世界罕见。
  C.我国第一个以水利工程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都江堰,它的申报成功,说明其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D.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所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规模、数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析]“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工程”表述不当,应为“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导学号 15650372( A )
  A.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是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的大业陂,即霍邱水门塘,今天仍然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用。
  B.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规划、建筑形式、施工技术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促进了各地的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C.古代水利工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信息,兼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古代水利工程“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直到今天依然有其合理性,是古人留下来的珍贵物质遗产与精神财富。
  [解析]大业陂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出大业陂比“芍陂还早17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5650373( C )
  A.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们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印迹,意义重大。
  B.自然风化、水流冲刷、洪水侵蚀乃至泥沙淤积等损毁着古代水利工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设性破坏则带来更大挑战。
  C.地方政府对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认知度不同,对有利用价值的积极申报,对已老化朽坏、迫切需要抢救的反而缺少必要投资。
  D.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应当注重其文化的传承,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用当代的效益反哺古代水利工程,形成良性循环。
  [解析]“地方政府对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认知度不同”指的是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的认识程度,而非根据其利用价值区别对待。
  二、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从汉“七国之乱”到晋“八王之乱”,直到封建社会在中国灭亡,宗室王爷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皇权的觊觎,祖宗们原本想让他们帮助加强皇权的梦想,却阴差
  ……
  第三章 专题二
  本训练共16题,共88分,训练时间88分钟
  一、 (原创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导学号 15650558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韵味。
  C.“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待知音之象栩栩如生。
  D.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味觉等写景,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点染空灵,将暮后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答: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樵人欲归”分析不当,“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B“激动心情”分析不当。“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惬意。D诗中没有运用“味觉”来写景。
  2.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6分)
  答: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抒情主人公不心焦,不抱怨,表现出异常平静的心态。
  [解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定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写,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候萝径”集中展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二、 (原创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11分)导学号 15650559
  菩 萨 蛮
  陈 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①杨花转。几处簸钱②声,绿窗春睡轻。
  【注】① 甃:读“zhòu”,井。②簸钱:掷钱为戏以赌输赢。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上阕写帘内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写景由远而近,由动到静。由院墙上绿草杂生、院内青苔满地可以看出,庭院中人的活动很少。
  B.“中庭日淡芭蕉卷”一句写正午时分,阳光淡淡地投上蕉叶,一个“卷”字,形象地描绘了蕉叶静静卷心、悄悄生长的自然姿态。
  C.“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两句选取了“蝴蝶”和“烘帘”这两个特写镜头进行描写,通过庭院幽静自然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
  第一章 专题一
  本训练共26题,共85分,训练时间85分钟
  1.(原创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导学号 15650019(  AB )
  A.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用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健康饮用水的需求使我国高端水市场的竞争也风生水起。
  B.要消除此轮购房恐慌心理,一是需要地方的调控细则能够鞭辟入里,同时买家也要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有足够信任。
  C.城镇化并非望文生义地“大拆大建盖高楼”,而是需要综合农业、交通、环保、城建、市政等一系列相关部门综合作为。
  D.在这个群山拥抱的盆地中,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阴挡住了黑风黄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
  E.这名女记者最为人称许的作为,就是冒着极大风险,敢于连续一个多月发表文章,揭发个别高官欺世盗名的罪恶行径。
  [解析]A“风生水起”指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不合语境。B“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不合语境。C“望文生义”指不去深入了解,从字面牵强附会,作出片面的、不确切的解释。使用正确。D“神秘莫测”形容不可理解。使用正确。E“欺世盗名”指欺骗世人,窃取名誉。使用正确。
  2.(原创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导学号 15650020(  BC )
  A.知识的掌握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练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B.本文通过对该公司管理案例的分析,以期其他企业从中得到启发,开阔思路,一以贯之,对自己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C.感悟是一种思路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它在中国古典诗学里受到广泛重视,笔者认为,我们应建构一种感悟哲学。
  D.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
  E.如果未来几周内继续有数千灾民死亡,到那时,看看那些反对强行空投,一味寻求息事宁人的人又将如何解释。
  [解析]A“融会贯通”形容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使用正确。B“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使用场合不当。C“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这里用于“思路”,使用对象不当。D“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使用正确。E“息事宁人” 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使用正确。
  3.(原创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导学号 15650021(  CE )
  A.杨幂为女儿庆生,刘恺威回答记者提问惜字如金,当记者问到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