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39题5月下旬专题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5 10:46: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60字。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39题5月下旬专题训练
  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4、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