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7年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朝阳高考、期末、零模、一模、二模(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文言文阅读)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860字。
2014-2017年北京、东城、西城、海淀、朝阳高考、期末、零模、一模、二模(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文言文阅读)
【分类汇编】
【常见成语、熟语的含义】
2017.5
【真题展台】
【2014北京】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齿颊留香: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
C、言简意赅(gāi):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D、朗朗上口: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下葫芦起了瓢:刚把水缸里漂着的葫芦按下去,瓢又浮起来了。比喻做事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形容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充分,而使事情无法得到圆满解决。
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家人不说客气话。
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D、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2015北京】
5. 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8. 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制:著述,著作。
B、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流:水流。
C、自强不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息:停止。
D、数典忘祖: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典:历来的制度、事迹。
13. 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
①晋平公: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察纳雅言: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②祁黄羊:
一碗水端平: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举贤不避亲仇:举荐贤能的人不避开亲近和仇人。
③腹:
不徇私情: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2016北京】
5.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13. 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4分)
①桓公:
从善如流
虚心纳谏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②管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审时度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知己知彼: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失败。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③衡山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