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试题(打包44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9/27 20:59: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打包44套)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1.2.1理解新人教版201709121126.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1.2.2内容要点的筛选和概括新人教版201709121127.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1.2.3知识迁移和论点论据的判断新人教版201709121128.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1结构思路的分析新人教版201709121129.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2筛选并整合信息新人教版201709121130.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3形象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31.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4词语句子含意的理解新人教版201709121132.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5语言艺术的鉴赏新人教版201709121133.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6写作背景的分析与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34.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2.2.7写作技巧和写作意图的鉴赏与评价新人教版201709121135.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1结构思路的分析新人教版201709121136.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2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归纳新人教版201709121137.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3形象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38.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4词语句子含意的理解新人教版201709121139.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5语言艺术的鉴赏和评价新人教版201709121140.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6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41.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7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42.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3.2.8创作技巧的赏析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1143.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新人教版201709121144.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1.2文化常识新人教版201709121145.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1.3文言断句新人教版201709121146.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1.4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新人教版201709121147.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1.5分析综合新人教版201709121148.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2.1形象的鉴赏新人教版201709121149.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2.2语言的赏析新人教版201709121150.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2.3表达技巧的鉴赏新人教版201709121151.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2.4思想情感的品味新人教版201709121152.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3名句名篇的理解和识记新人教版201709121153.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10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新人教版201709121154.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1词语包括熟语的正确使用新人教版201709121155.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2辨析并修改蹭新人教版201709121156.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3语言表达连贯新人教版201709121157.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4仿用句式新人教版201709121158.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5常见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新人教版201709121159.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6图文转换新人教版201709121160.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7.1选用句式新人教版201709121161.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7.2变换句式新人教版201709121162.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8压缩语段新人教版201709121163.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3.9扩展语句新人教版201709121164.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1.2准确高效审题深远立意快速构思新人教版201709121165.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1记叙文写作训练新人教版201709121166.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2议论文写作训练新人教版201709121167.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3抒情散文写作训练新人教版201709121168.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4常见实用文体写作训练新人教版201709121169.doc

  理解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2017•绵阳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解析】选B。这是秦王朝推行的文教政策。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了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解析】选D。因果倒置。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解析】选D。“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的不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
  二、(2017•定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地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的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发展到现在,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
  ……
  常见实用文体写作训练
  高效演练•稳达标
  1.(2017•冀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传说,佛祖的前身是位国王。有一回,他看见一只饥饿的老鹰正在追捕一只鸽子,慈悲心起,把鸽子藏进怀里。老鹰说:“那你就忍心看着我饿死吗?”佛祖命人取来天平,他愿意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还给老鹰。可无论佛祖割多少肉都无法与鸽子的重量相等。最后,佛祖亲自跳上天平,天平的两端终于相等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审题立意可循如下步骤:(1)材料人或物:佛祖、老鹰、鸽子。主体人物:佛祖。主人公做了什么事:为救鸽子割肉饲鹰。事件的结果:搭上自己的性命,才与鸽子的重量相等。(2)材料的性质和倾向:无褒贬,中性。(3)抓关键词:慈悲心、愿意、同等重量、无论、相等。(4)筛选观点、主题。无论佛祖割多少肉都无法与鸽子的重量相等,是因为生命的价值不是以重量来衡量的,生命无贵贱,众生皆平等。确立第一主题:生命是等价的。这个角度可以产生一些其他立意,如尊重生命等。对材料还可以从佛祖角度、老鹰角度、鸽子角度进行立意,确立观点。但是从材料整体得出的第一主题及从主体人物身上确定的立意较为稳妥,可以有效地防止偏离题意。 
  2.(2017•哈尔滨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在自己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而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实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为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第二个层次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
  ……
  知识迁移和论点、论据的判断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2017•西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3分)(  )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说“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又说“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解析】选B。B项中周朴园说的话是歪曲事实,不是春秋笔法。
  二、(2017•珠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
  ……
  内容要点的筛选和概括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2017•邯郸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  支离无脤”“瓮盎大瘿”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象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例如有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是因为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B.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C.在《德充符》中,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D.庄子虽然认为“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但并不排斥形体与精神双美兼得的现象的存在。
  【解析】选C。原文第二段“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及“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赏识和喜爱,并无“重用”的表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它之所以得到爱慕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
  B.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标准,而贯休笔下的人物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C.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朵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  支离无脤”“瓮盎大瘿”一脉相承。
  【解析】选C。文中第三段的意思是说,信奉禅宗的贯休的丑人画得力于庄子道家美学观。该选项却表述为“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明显因果不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  支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