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1 22:02: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00字。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 状语后置
  能力
  目标 1.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2.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
  情感
  目标 领悟作者治学“深思慎取”和做事“尽吾志”的思想
  [知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人,封荆国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宋神宗熙宁二年(1070)任宰相,实行变法,支持夺取西河等州,改变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后因保守派反对,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主要作品:《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知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1054年4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丽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此文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二年后,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尽吾志”的观点是一致的。
  [知常识]
  1.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2.褒禅山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所在原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中升出海面。褒禅山,古称华山,其东有灵芝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