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学案15
- 资源简介:
约2910字。
《兰亭集序》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知识链接
1、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2、关于“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魏以后,修禊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课前学习】
1、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____藻饰,____典故;在句法上____兼行而以____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____构成了和谐统一,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答案:不尚 不堆砌 骈散 散 内容
2、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简单概括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宴会的活动内容、当天天气情况。
答案:时间:永和九年 地点:会稽山兰亭 缘由:修禊 人物 :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内容:流觞曲水 畅叙幽情
天气情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悟;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课堂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