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30 9:36: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10字。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②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③掌握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②通过诵读感知诗歌并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②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重点)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古诗十九首》
  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
  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2、五言诗
  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萧统与《文选》
  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