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20份)
- 资源简介: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赤壁怀古(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赤壁怀古(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六国论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六国论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六国论第四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六国论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三专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荷塘月色(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荷塘月色(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祝福1.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祝福2.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祝福3.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祝福4.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祝福5.doc
赤壁怀古(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2、了解豪放词的相关文学常识。
3、了解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并培养学生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鉴赏语言之炼字的能力,本词上阙中“淘”“穿”“卷”三个词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豪放词的相关文学常识。
难点:
1、了解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并培养学生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之炼字的能力,本词上阙中“淘”“穿”“卷”三个词的效果。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作者简介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2、写作背景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3、豪放词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豪放词派打破婉约词派的风格,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起豁达,语言流利畅达。
二、探究未知
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意象(景)?营造了什么意境?
……
六国论(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掌握1-3自然段的文言实词。
2、理解这部分文本的内容,并分析理解。
3、找出“赂秦而力亏”的具体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1-3自然段的文言实词。
理解这部分文本的内容,并分析理解。
【学习难点】
找出“赂秦而力亏”的具体论证方法。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补充注释
非兵不利( 兵器 ) 弊在赂秦( 贿赂秦国 ) 六国互丧(彼此灭亡 )
率赂秦耶( 都 ) 不能独完( 保全) 其实百倍( 这实际 )
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祖父,祖辈父辈 ) 暴霜露(暴露,冒着)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 ”满足 ) 至于颠覆( 以致,以至于)
理固宜然( 理,按道理,名词作状语 ) 以地事亲( 侍奉 )
2、翻译下列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三、探究未知
1、找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2、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多选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合作学习】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段话怎样形象说明了割地赂秦的自欺欺人的?
……
赤壁怀古(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概括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体会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词人复杂的情感和旷达的情怀。
3、掌握对比手法在怀古诗的作用。
4、总结概括本词作为怀古诗的一般特点。
【学习重难点】
1、概括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掌握对比手法在怀古诗的作用。
3体会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词人复杂的情感和旷达的情怀。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怀古词(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作品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二、探究未知
1、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当时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2、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合作学习】
苏轼在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最后的常春(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掌握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3、明确小说情节的发展,弄清行文思路。
4、贝尔曼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揭示。
5、掌握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的欧•亨利式的结尾
【学习重点】
1、小说主题---贝尔曼的忘怀自身,关注他人以及生命意识。
2、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学习难点】
1、学生了解“善”“奉献”等抽象价值观。
2、掌握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作者简介:
欧•亨利(1862~1910)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具有“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
欧•亨利式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俄国 契诃夫 变色龙》、《套中人
法国 莫泊桑 《项链》、《羊脂球》
美国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3、小说常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小 (序幕)
说 开端
三 情节 发展
要 高潮
素 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
不应单纯看
作者笔墨的多少,
而应看
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
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
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