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314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陈军
【教学目标】
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梳理本文情感脉络,全面把握本文思想内容。
三、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梳理情感脉络,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对生死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探讨。
【教学关键】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因此,在疏通文意后要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心路历程,积极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品读,师生互动, 学生讨论,以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读《牡丹亭》,读到杜丽娘的两句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时候,竟生出些许惆怅。是啊,良辰不再,美景已逝,一片好的心情难以寻觅,令人快乐的往事已如云烟,怎不令人黯然神伤?我听邓丽君唱“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时候,竟自默默流泪。其实,杜丽娘之叹,邓丽君所唱之伤,早在东晋时代的王羲之的散文名篇《兰亭集序》里就已经有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板书课题“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简介王羲之。)
二、教师导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对照课后注释和借助工具书,能流畅翻译文本。
四、基础检测
抽查五名学生翻译下列句子的情况。
1.引以为流觞曲水 考查点:省略句式,古今异义。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2.所以游目骋怀 考查点:固定格式。“所以”在此处是“借以”“用来”的意思,此外,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是“的原因”“的根据”“的方法”等等。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考查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与”的意义。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考查点:考查“以”的意义和用法;考查“兴”的意义。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者将“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强调,“以”是十八个虚词中意义和用法十分特殊的两个虚词之一,“以”即使同时可以解释为“因”和“因为”,用法也有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虽然都解释为“因”和“因为”,但词性可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