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情思”中悟“奋斗人生”——《兰亭集序》《桃花涧修禊诗序》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040字。
在“山水情思”中悟“奋斗人生”
《兰亭集序》《桃花涧修禊诗序》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兰亭集序》[华东师大版高中第五册、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五册]、《桃花涧修禊诗序》(选自《明代散文选译》)
设计教师:李书慧(上海市金山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创课主张:以“山水情思”之“务实进取”为主题,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激发学生“奋斗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章结构(思路)特点;
2. 理解作者的山水情思,体会务实进取的情怀以及思考的角度;
3. 了解书序的一般特点。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自学自研)
(设计意图:文学常识、文句翻译、内容理解、文本拓展、思维的初步训练)
1. 了解“修禊”“序”内涵;
2. 熟读《兰亭集序》《桃花涧修禊诗序》:(1)标注字音,能够读准;(2)结合注释或译文,能够理解文章大意;(3)分别概括两篇文章的段意;(4)翻译语句:①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④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矣,可不勖哉!
3. 翻译下列语句。想想曾点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种状态?孔子为何要表示赞同呢?
(孔子问志)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4. 体会《兰亭集序》《桃花涧修禊诗序》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第二板块:课堂教学(互学互研、深学深研)
(设计意图:理解相对外在或浅层次的内容)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山水雅事是两文情思的共同基础,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1. 修禊风俗。
自从王羲之兰亭修禊之后,历代文人雅士便争相效仿,唐朝的李白效仿过,宋代的欧阳修效仿过,明代的宋濂也效仿过。
南朝陶弘景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今天,我们就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宋濂的《桃花涧修禊诗序》。
2. 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互学互研
1. 学生展示所概括的文章段意,掌握结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后文的难点突破做准备)
2. 找出描摹山水景观、叙述修禊事情的语句,并说说其表现效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写景叙事的具体方法)
第三环节:深学深研
1. 思维训练——概括《兰亭集序》《桃花涧修禊诗序》的情感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