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设计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0/25 14:31: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囚绿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散文中的物象与情感的关系
  2、体会散文文字表达和选择的特点
  3、体会散文文本细读的方式和重点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囚绿记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学生在前两篇散文的学习之后,已经对散文学习有了基本的认知,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经线,以物象探寻为纬线,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中心物象和隐藏物象的探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掌握文本细读中物象选择与文字表达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由陆蠡的照片的描述来吸引学生对课文所讲故事和他情感进行探索的兴趣。并介绍散文学习中物象与文字的学习特点。
  2、教学过程
  (1)由题目“囚绿记”中的“绿”带领学生找出中心物象“常春藤”。
  (2)快速阅读,总结概括出关于“常春藤”的行文脉络。
  (3)由第五段的4个“它”和17个“我”得出结论:“常春藤”是陆蠡心中“另一个自己”。并对第八自然段中“牵”字进行解读,分析为何不选用“扯”、“拉”等字。
  (4)解读文中另一隐藏物象“窗”。带领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结论为共有13处出现物象“窗”,分析“窗”出现的作用,并解读其中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5)再次强调散文学习中文本细读的方法和作用。
  (6)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3、板书设计
  《囚绿记》——陆蠡
  中心物象:常春藤
  寻绿——观绿——囚绿——释绿——念绿
  1-4     5-7     8-11    12-13    14
  隐藏物象:圆窗
  窗:分割、交流
  圆:对圆满的渴望
  教学反思:
  《囚绿记》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高中语文学习时,我被这一课深深地震撼了。陆蠡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像一个女人,又单纯地像个孩子。他可以自然地将自己“囚绿”的心理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自私”。在教学过程中,我极力地想要通过物象的寻找让大家感受到这些文字背后的他的心理和情感,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只能将内容压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将心中所想尽可能地表达详尽。
  《囚绿记》文本细读与解读
  杨婷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囚绿记》是散文家陆蠡的一篇代表作,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划在第一个单元教学。关于《囚绿记》的文本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