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三章特色题型精练(打包3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4 21:49: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490+5050+6620字。

  第三章 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 文言语段翻译
  (一)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闻于远近。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①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暇草式所制,名《园牧》②尔。(节选自明•计成《〈园治〉自序》)
  注  ①銮江:今江苏仪征县。②《园牧》后改名为“园治”。
  (1)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听说世上有真的就有假的,为什么不借鉴真山的形象,而要借助迎春神时用拳头大的石块堆积而成的石堆呢?
  (2)邀我在江苏仪征县的銮江之西为他主持建造园林,(园林建成后)好像很合我们的志趣,它同我为吴又予公主持建造的园林一起闻名于大江南北。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湖府经历[注]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棹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
  ……
  专题二 诗歌新颖题材题专练
  一、登临诗词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①
  陈师道②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注  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出自苏轼《快哉此风赋》。②陈师道,北宋诗人,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宋史》说他“高介有节,安贫乐道”。
  1.前人评价第三联两句“有无穷之味”,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两句融情于景,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②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白云舒卷自如,自由自在,悠闲自得。③横空而过的飞鸟,是人生匆匆的象征;白云的悠闲自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冶城①
  刘克庄②
  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
  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
  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
  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
  注  ①冶城:在今天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②刘克庄: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
  2.诗人为什么“度度来时怕上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不忍登楼远望,害怕看到沦陷的神州。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山河破碎、恢复无望的痛心,对南宋王朝命运的担忧,深挚的爱国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蒋 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3.词中“敲遍阑干,拍遍阑干”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阑干拍遍,无人会、
  ……
  专题三 “一景三考”通练
  练前寄语  所谓“一景三考”,是指针对同一处景物描写,可以从景物的特点、描写技巧、描写的作用三个角度考查,高考一般放在“作用”这个重点上。“一景三考”,主要放在古代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中。虽说板块不同,但其考查形式、答题方法大体上相同,在二轮复习中完全可以打通训练。
  1.考查景物特点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分析××处景物的特点。②画线句子描写出什么样的景象?
  (2)答题技巧:
  ①善于从文字中提取关键词语,一般是形容词。②善于从景物的时令、色彩、形态、动静等方面概括特点。
  2.考查描写技巧
  (1)常见提问方式:
  ①赏析画线句子的写景艺术。②画线句子描写了……特色,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注意 题干中如出现“景物的特点”与“描写景物的特点”,其指向是不同的,前者指景物自身的特点,后者指描写的技巧。
  (2)答题技巧:
  ①抓住典型景物或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②描写顺序: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由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等。③描写技巧:a.多种感官结合(视听结合等),b.动静结合,c.正侧结合,d.虚实结合,e.明暗结合,f.客观与主观结合,g.细节描写等。④描写手法:a.寓情于景,b.衬托对比,c.多种修辞方法等。
  3.考查景物描写作用
  (1)常见提问方式:
  ①画线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②××处景物描写对人物塑造有什么作用?
  (2)答题技巧:
  ①交代××时令,暗示地域色彩。②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③为人物出场做铺垫。(或为人物出现提供环境)④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⑥暗示了主题,象征了……。⑦语言特点。
  答题时要结合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从“这一”文本出发,不可“贴标签”,说套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