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9/18 11:49: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20字。

  第6课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任务情境: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近苏辙,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第二首诗的韵脚。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答案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2.《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赋
  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与亲人抢收小麦的情景 劳作的繁忙与辛苦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一)《芣苢》
  1.《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她们于平原旷野、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劳动的场景。几个动词,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