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2(3份)
- 资源简介: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优案(3份)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9课 赤壁赋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三单元第8课 兰亭集序
课时优案1
对应学生用书P4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01阴历三月)之初,会(□02聚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03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04名词作动词,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05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在水边排列就座)。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06名词作动词,喝酒)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07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08自然界的万物)之盛(□09繁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10用来放眼观赏,开阔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视觉和听觉的欢娱),信可乐也。
③夫人(□11古义是两个词,“夫”,助词,引起下文)之相与(□12相交往),俯仰(□13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一世。或取诸(□14兼词“之于”)怀抱(□15胸怀抱负),悟(□16通“晤”,面对面)言一室之内;或因(□17依,随着)寄所托,放浪(□18放纵、无拘束)形骸(□19身体)之外。虽趣(□20趋向,取向)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21感到自得,自以为称心如意),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22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东西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迁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向(□23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24引起)怀,况修短随化(□25大自然),终期(□26及、至)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27面对)文嗟悼,不能喻(□28明白
……
第三单元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课时优案1
对应学生用书P5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01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02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03模糊、磨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04方位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05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06持、拿)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07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愈奇。有怠(□08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09发语词,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10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11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12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3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不能享尽那游览的乐趣)。
③于是(□14“于”,介词,对;“是”,代词,代这件事)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5心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6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夫夷(□17平坦)以近,则游者众;险以(□18而)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19不平凡)之观(□20景象),常在于险远(□21形容词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