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学案2(3份)
- 资源简介: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课时优案2(3份)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2 第9课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优案2
对应学生用书P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在写诗作词时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便成为所谓“诗眼”“词眼”。古代诗人词家( )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曾经换过“到”“过”“入”“满”,都不合意,最后才选定“绿”字。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清风草香,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写了三物四景,“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宋祁在“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以拟人手法妙用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大好春光描绘得 。
借用妙词来表达绝佳的意境,是写作的至高要求。即便是 的才子,也非常重视对词语的锤炼;但倘若一味 ,忽略字词和意境的巧妙融合,也会使文章呆板僵化,索然无味。让我们在写作中,弘扬和学习前人这种锤炼语言的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如何进行锤词炼字的呢?
B.进行锤词炼字有什么意义呢?
C.不仅阅读时字字推敲,而且在写作时更是字斟句酌。
D.不仅在写作时字斟句酌,而且阅读时更是字字推敲。
答案 A
解析 注意和后面的内容关联照应。后文主要列举了古人写作时炼字的事例,强调了在写作时炼字的重要性。故排除B、D两项。另外,文中并未谈到阅读,只谈到写作,故排除C项,选A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回肠荡气 生机盎然 汗牛充栋 吹毛求疵
B.沁人肺腑 生机盎然 学富五车 咬文嚼字
……
课时优案2
对应学生用书P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思想在汉代钦定以后,绝大多数文人再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难以避免,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在皇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淫威下,( )。不论你是 的写诗妙手,也不管你能写出 的上乘佳作,只要因撰写诗文而冒犯了统治者的威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落得身陷囹圄或身首异处已是 。多少文人在统治者的威慑之下,只好 ,俯首帖耳听命于当权者。
文学兴而国家兴,文学亡而国家亡。一个不能创造文字文明的民族,就不会是一个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一个不能善待知识分子的国家,就决不会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B.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正是政治黑暗的时代,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
C.“文字狱”使历史上的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D.历史上的“文字狱”导致了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形成难以避免,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正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答案 A
解析 B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倒置。C项修饰语“历史上的”使用不当。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形成难以避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倒霉的文人殒命于“文字狱”中而落得可悲的下场
B.“文字狱”成为不少倒霉文人的断头台
C.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之类诗句而倒霉的文人比比皆是
D.很多的文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之类诗句而倒霉
答案 D
解析 先强调原因再说明结果,同时还要照应后文中“多少文人”。A、B两项“殒命”“断头台”表述绝对,和后文的“身陷囹圄”不相符。C项“比比皆是”范围有些大了。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